你敢相信,两家地产央国企,竟然将“宫斗剧”摆上了台面。
近期,一封措辞严厉的举报信在地产圈掀起轩然大波,中建智地发函把越秀地产给举报了。
举报方是中建一局旗下中建智地的子公司北京兴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举报对象直指越秀地产北方区域总经理董毅及其品牌营销负责人赵峰,指控其涉嫌滥用职权、造成超25亿元国有资产损失,甚至触及“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红线。
事件的源头,是今年4月28日一场总价126亿元的土地交易。彼时,中建智地、中国金茂、越秀地产、朝开公司四方联手,拿下北京朝阳区黄杉木店及孙河组团地块,开启了“豪门联姻”式的联合开发。
按照约定,南地块由中建智地操盘打造紫京宸园,北地块由越秀地产操盘定名璞樾,四家企业交叉持股、收益共享。
当时,朝青板块已十年无新宅地供应,高端改善定位的两项目被业内普遍看好。然而,随着楼市下行、去化承压,这场看似完美的合作却因越秀的“降价抢跑”彻底破裂。从11月10日中建智地发函要求移交操盘权,到11月13日直接向纪委监委举报,双方步步紧逼、撕破脸皮。
01
联合开发“同床异梦”
2025年4月28日,北京土地市场迎来一场重量级交易。
中建智地、中国金茂、越秀地产、朝开公司四家房企携手,以126亿元的总价成功竞得朝阳区黄杉木店及孙河组团地块。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内部竞争,四家企业设计了“交叉持股+分地块操盘”的合作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南地块项目公司北京兴昶的股东为北京兴鼎(中建智地子公司)、北京方兴亦城置业(中国金茂旗下)、广州越秀华城,持股比例50.1%、32.9%、17%;北地块项目公司北京茂越的对应中间股东持股比例为 50%、33%、17%。
![]()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股权与操盘权的分配暗藏隐患。
中建智地在南北地块均为持股比例最高的大股东,却在北地块让渡了操盘权给仅持股17%的越秀。“出资最多却不直接操盘”的权力错位,本身就为合作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也让后续利益分歧的爆发更具必然性。
从合作设计来看,交叉持股的模式本应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绑定,让四家企业同心协力推高项目价值。
在开盘初期,几家公司相处得还算不错,项目所在的板块在区域内也有着较高关注度。
但转折点出现在了今年下半年。2025年下半年,北京楼市进入调整期,整体去化速度放缓,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黄杉木店板块也未能独善其身。
数据显示,北地块璞樾于9月27日取证308套房源,截至举报信流出时,网签量为130套,整体去化率不足4成;南地块紫京宸园9月26日取证559套,网签量更是只有111套,去化率约20%。
更关键的是,两项目紧紧相邻,户型面积、单价区间高度重合,客源直接对撞,而紫京宸园因离朝阳北路更近,地理位置稍逊一筹,在竞争中本就处于被动。
随着市场的调整,股东间的利益分歧愈发凸显。
作为北地块操盘方的越秀地产,有北方区域300亿的年度销售目标。根据亿翰智库数据,2025年1—10月越秀地产北京区域已实现销售金额259.6亿元,距离300亿目标仅剩40亿缺口,北地块璞樾的销售表现成为能否达标关键。
更关键的是,这场业绩冲刺背后还藏着领导层变动的深层推力——这也是越秀冒险降价的重要催化剂。
2025年5月底,越秀集团刚完成一把手交替,原董事长张招兴退休,由陈强接任。对于新领导和新扶正的北方区域负责人董毅、赵峰而言,一份超预期的业绩成绩单无疑是最好的“投名状”,这也让越秀方面面临着远超常规的内部压力。
在去化不及预期的情况下,越秀选择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降价策略,越秀想降价卖房冲业绩,但这与其他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
这一行为直接引发了中建智地的强烈不满。
![]()
在11月10日中建智地发出的公函中,中建智地指控越秀的行为造成了两大后果:
一是直接导致超过3亿元的项目货值流失,损害全体股东利益;
二是让南地块紫京宸园失去价格竞争力,客户大量流失,影响超22亿元房源的签约。
更严重的是,越秀的恶意竞争迫使南地块置业顾问自发还击,最终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不少客户因双方互相攻击而放弃购买,转而选择板块外竞品。
02
“地头蛇”与“强龙”的较量
中建智地和越秀地产,在各自的区域内,都是响当当的角色。
中建智地作为扎根北京的央企子公司,掌控着本地政商资源与市场话语权;而越秀地产作为总部位于广州的地方国企,北京区域一直是越秀想要极力拓展的区域,对越秀来说,急于通过北京项目冲刺业绩、打响北方区域品牌。
说得直白一点,两家公司都不想在项目上吃亏,本质是“地头蛇”与“强龙”的较量。
其中,中建智地作为中建一局旗下的房地产平台,总部设在北京,深耕本地市场多年。
这种本土优势在此次冲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11月10日发出的公函中,中建智地直接亮出杀手锏——即刻停止北地块所有审批、合同、用印及财务工作,相当于卡住了项目的生命线。
![]()
更具威慑力的是其后续威胁:若越秀未按期移交操盘权,将对越秀所有在京项目发起无差别全面打击,对越秀跟踪的在京地块进行无差别抬价,同时向中纪委及国资委实名举报越秀中高层损害国有资产。
这些威胁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扎根北京的中建智地而言,无论是协调监管部门、影响市场渠道,还是在土地市场与越秀竞争,都具备本土优势。
而越秀作为“外来和尚”,虽然在南方市场实力雄厚,但在北京市场的根基尚浅,面对这种全方位的本土打击,应对空间相对有限。这也是为何中建智地敢于步步紧逼,从发函警告到公开举报,态度愈发强硬。
鸟叔注意到,在双方的博弈中,目前越秀尚未给出明确对外答复,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区域已经成为越秀冲刺业绩的重镇区域了。
2025年越秀北方区域300亿的销售目标,不仅是业绩考核压力,更是其立足北方市场的“面子工程”。
现如今,距离年底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北地块璞樾的销售表现直接决定了目标能否达成,这也让越秀不惜冒险降价抢客。
在鸟叔看来,这场“地头蛇”与“强龙”的较量,本质是两种发展逻辑的碰撞。本土房企追求“长期布局、稳健经营”,外来房企渴望“快速突破、规模制胜”。
但在房地产市场下行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才有了现在中建智地手撕越秀地产的情况。
03
结语
中建智地与越秀地产的联合开发闹剧,看似是两家企业的利益冲突,实则是当前楼市调整期行业困境的一个缩影。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联合开发本是分摊资金压力、整合资源优势的有效模式,但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倒是给房企们提了一个醒:
房企联合操盘权责利对等的机制,可能真的要重新洗牌了。
说得直白一点,房企联合操盘项目,不能只停留在“资金拼凑”的浅层合作,必须把“权责利对等”落到实处。
比如在操盘前就要提前明确统一的定价规则、营销底线和决策机制,避免小股东因业绩诉求绑架全局,也防止大股东滥用话语权。
而这场闹剧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房地产的高增长时代已成过往,连过往的合作伙伴都到了互撕的地步,大家就知道现在的行业到底有多难了,对目前还活着的地产企业,大家就且行且珍惜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