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筹备:精准适配,筑牢翻新基础
- 工况勘察与方案定制
- 技术团队深入厂房现场,全面排查钢结构现状:通过目视检查 + 漆膜测厚仪,标记涂层剥落范围、锈蚀等级(按《钢结构锈蚀评定标准》划分轻 / 中 / 重度锈蚀区域),记录钢构件类型(梁柱、檩条、支撑)及安装位置(高空 / 地面、室内 / 室外);结合厂房生产环境(如是否含腐蚀性气体、湿度范围),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确定翻新方案:轻度锈蚀区域采用 “人工除锈 + 防腐面漆”,中度 / 重度锈蚀区域采用 “喷砂除锈 + 底漆 + 中间漆 + 面漆”,涂料选用户外专用氟碳防腐漆(耐候性≥15 年、抗盐雾≥1000 小时),明确分色要求(如梁柱为灰色、支撑为黄色警示色);同步编制《高空作业专项方案》《动火作业应急预案》,明确施工流程、安全防护标准及突发情况(如除锈扬尘、涂料固化异常)处置措施。
- 安全与技术准备
- 搭建全维度安全防护体系:在施工区域设置硬质隔离栏,悬挂 “施工区域、禁止通行” 警示标识,高空作业区域下方铺设防坠物安全网;选用经检测合格的高空作业平台(如移动式升降车、脚手架),配备双重防坠器,作业人员需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双钩分挂);组织施工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内容涵盖钢结构除锈工艺、涂料配比、高空作业安全规范及应急救援流程,考核合格后持高空作业证、涂装工证上岗,岗前逐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重点强调除锈粉尘防护、涂料 VOC 防护要点。
- 材料与设备保障
- 按方案采购高品质翻新材料:环氧富锌底漆(锌含量≥80%,增强防锈能力)、环氧云铁中间漆(提升涂层厚度与抗渗性)、氟碳面漆(耐候防腐),进场时核查出厂合格证、耐候性检测报告,抽样测试涂料附着力、遮盖力;提前调试除锈设备(喷砂机组、角磨机、钢丝刷)、涂装工具(高压无气喷涂机、滚筒、毛刷)、防护设备(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储备备用涂料、砂纸、美纹纸等耗材,确保材料与设备满足施工需求,避免因材料不合格或设备故障延误工期。
二、核心施工:精细管控,确保翻新实效
施工阶段严格遵循 “先除锈、后刷漆,先局部、后整体” 原则,分步骤实现钢结构 “脱旧换新”,全程兼顾施工安全与涂层质量,杜绝后期锈蚀隐患。
- 基面预处理:根治锈蚀根源
- 作业人员按 “先高空后地面、先重度后轻度” 顺序处理钢构件:
- 除锈作业:重度锈蚀区域采用喷砂除锈(铜矿砂粒度 0.5-1mm,风压 0.6-0.8MPa),彻底清除钢材表面氧化皮、旧涂层、锈蚀,除锈后 4 小时内用压缩空气吹除砂尘,确保钢材露出金属光泽,除锈等级达 Sa2.5 级;中度锈蚀区域采用 “角磨机 + 钢丝刷” 人工除锈,去除可见锈蚀与松动涂层,除锈等级达 St3 级;轻度锈蚀区域用砂纸打磨涂层破损处,清理浮锈与灰尘;
- 缺陷修复:对除锈后发现的钢材凹陷、焊瘤,用砂轮打磨平整;对螺栓连接部位,拆卸锈蚀螺栓后更换新件,重新紧固后涂刷防锈脂,避免连接点成为腐蚀死角;
- 基面清理:用去油剂擦拭钢材表面油污,再用干净抹布擦干,确保基面无粉尘、无油污、无水分(含水率<8%),为涂层施工奠定基础。
- 分层刷漆施工:筑牢防腐屏障
- 底漆施工: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机涂刷环氧富锌底漆,喷涂压力 15-20MPa,分 1 遍施工(干膜厚度≥80μm),重点覆盖焊缝、螺栓孔、边角等易腐蚀部位,确保无漏涂、流挂;底漆固化后(常温 24 小时)用划格法检测附着力(等级≥1 级),不合格部位铲除重涂;
- 中间漆施工:底漆固化后,涂刷环氧云铁中间漆,采用 “喷涂 + 滚涂” 结合方式,分 1 遍施工(干膜厚度≥120μm),增强涂层抗渗性与厚度;中间漆固化后(常温 24 小时),用漆膜测厚仪检测厚度,局部不足处补涂;
- 面漆施工:按方案分色涂刷氟碳面漆,分 2 遍施工(每遍干膜厚度≥60μm,总厚度≥120μm),间隔时间≥6 小时;高空构件采用喷涂工艺,确保涂层均匀;地面构件边角、狭小区域采用毛刷补涂,避免漏刷;涂刷过程中控制涂料粘度(加稀释剂不超过 5%),确保涂层表面光滑,无橘皮、针孔、流挂,分色交界处粘贴美纹纸,避免串色。
- 环境与过程控制
- 施工期间严格把控环境条件:室外作业避开雨天、大风(风速>5 级)、高温(>35℃)或低温(<5℃)天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室内作业保持通风,用轴流风机降低涂料 VOC 浓度(<100mg/m³);每遍涂层施工后,待完全固化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避免未固化涂层受碰撞、污染影响质量;对已刷漆构件,悬挂 “禁止触碰” 标识,禁止施工人员踩踏或堆放杂物。
- 全程安全管控
- 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每小时检查高空作业平台稳定性、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装备(安全带是否挂牢、防毒面具滤毒盒是否有效);动火作业(如打磨除锈产生火花)需办理审批手续,现场配备干粉灭火器与监火人;施工人员携带工具时系挂安全绳,避免工具坠落;每日施工前开展安全晨会,强调当日作业风险点,确保安全管控无死角。
三、过程监督:动态核查,杜绝质量漏洞
项目全程建立 “班组自检→技术复检→监理巡检” 三级质控机制,确保每道工序符合规范要求:
- 班组自检:每日作业结束后,班组对当日完成的除锈质量、涂层外观(无漏涂、流挂)、厚度(湿膜测厚仪检测)进行自检,记录施工参数(温度、湿度、涂料用量),发现问题(如除锈不彻底、涂层针孔)立即整改;
- 技术复检:技术负责人对班组自检合格工序进行复检,重点核查除锈等级(对照标准样板)、涂层附着力(拉拔仪抽检)、厚度(漆膜测厚仪全检),复检不合格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跟踪整改结果直至合格;
- 监理巡检:监理单位全程参与关键工序(喷砂除锈、底漆施工、面漆分色)监督,核查材料进场记录、施工日志,随机抽检涂层质量,对违规操作(如未除锈直接刷漆、涂料配比偏差)及时制止,要求停工整改,确保施工流程合规。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