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最近的一波操作,让人看完直呼“这也太拧巴了”,刚宣布要派代表团来北京谈判,准备就安世半导体的风波“找个台阶下”。
结果领队的大臣卡雷曼斯转头就放话:要是再来一次,他还是会对中国“动手”,这边递橄榄枝,那边又亮刺刀,一面笑着说想和解,一面还不忘回头扎上一刀。
说是求和,怎么看都像是来“踩场子”的,这样的态度,就算是走进谈判桌,恐怕也难谈出什么结果。
![]()
荷兰这步棋没走稳
这场风波的起点,其实就出在荷兰政府的一次突发决定上,今年早些时候,荷兰突然宣布要“接管”中国境内的安世半导体子公司——安世中国。
这个决定来得又快又猛,事前没有跟欧盟打招呼,也没有认真评估后果,直接把一个本来运转良好的企业架空了。
说是“国家安全”的考虑,但不少业内人士和媒体看得很清楚,这事儿更像是荷兰国内政治压力下的一次“甩锅行为”,这是对整个全球半导体体系的一次重击,完全没考虑产业链的实际运作。
![]()
而安世可不是小公司,它的芯片在汽车、电动设备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位置,荷兰这一出手,直接影响了全球供应链。
中国这边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依法对涉及安世产品的部分关键材料实施了出口限制,这个动作不光是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是在提醒全世界:产业合作不能变成单方面的打压。
后果很快就显现了,全球汽车产业首当其冲,一些欧洲工厂因为芯片断供被迫停产,不仅欧盟内部开始对荷兰的决定表示不满,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觉得这事儿太突然、不靠谱。
![]()
行业专家甚至预测,如果这种断供持续下去,全球汽车出货量可能短期内会下降5%以上,在这种压力下,荷兰政府开始扛不住了。
一方面,国内企业叫苦连天,问政府到底图个啥,另一方面,外部批评声也越来越大,眼看局势不妙,荷兰才低头决定派团来中国“沟通沟通”,但从整个过程看,这不是主动示好,更像是实在熬不住了,被现实逼着来“找补”。
两面态度让人看不懂
本以为荷兰派团访华是想正儿八经解决问题,结果带队的大臣卡雷曼斯却突然在公开场合放出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这话一出,立马让人怀疑:你这是来谈判,还是来挑事的?
![]()
其实他这么说,不是给中国听的,而是给荷兰国内听的,因为他所在的政党刚在选举中吃了败仗,现在属于“看守政府”。
新政府还没组好,他自己也悬在半空中,前途未卜,这个时候,他急需在选民面前表现出“有担当”、“不怂”,才好稳住自己的政治基本盘。
说白了,他是在拿外交当秀场,拿中荷关系当筹码,试图用强硬发言换取国内支持。但这种做法,根本不考虑后果,你前脚说要谈判,后脚又放狠话,这哪还有一点外交诚意,更别说是国际信誉了。
![]()
退一步讲,就算真有机会“重来一次”,明知道会引发全球产业震荡、损害自家企业利益,哪个理智的领导人还会再这么干?
他说“还会这么做”,本质上就是在承认:当初那一刀,砍出去的不只是中国,也砍到了自家人,这已经不是“硬气”,而是“硬伤”。
得拿出诚意
在这场由荷兰挑起的纷争中,中国的表现一直是冷静且有分寸的,中方没有简单对抗,而是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企业权益,同时也为后续谈判留出了空间。
![]()
就在上个月,中国还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只要符合条件,相关企业仍可以继续采购所需材料,展现出了灵活性和合作的意愿。
中方的立场也很清晰:不能把商业问题政治化,更不能破坏国际规则,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都不应搞单边主义,小圈子不能成为规则。
可惜的是,荷兰方面的态度却不太靠谱,卡雷曼斯又在媒体上说,“等芯片到了欧洲,再考虑下一步”,这话听着像是搪塞,更像是推卸责任。
![]()
意思是:我这边先不让步,你们看着办,这种“拖一拖、看看情况”的做法,其实就是在逃避问题,业内人士普遍担心,如果荷兰继续抱着这种“小算盘”,这场风波可能还会升级。
越是拖延,受影响的企业就越多,市场信心也会被持续打击,无论是汽车厂商,还是芯片供应商,其实都在等一个明确的信号,荷兰是否真的准备解决问题,还是只想“混一混”过关。
如果这次商谈只是“作个样子”,没有实际让步,那就别指望关系能恢复到过去的状态,毕竟,来谈判的是荷兰,掀起争端的也是荷兰,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要解决,还得靠他们自己拿出真诚的态度。
![]()
卡雷曼斯的这番“再来一次还要动手”的表态,基本把荷兰政府的两面性暴露得一干二净,一边说要合作,一边又不忘摆出“我不后悔”的姿态,这种做派,不仅给谈判制造障碍,也让国际社会看不懂荷兰到底想干嘛。
在全球经济日益依存的今天,谁都知道,把经贸问题拉进政治角力,只会两败俱伤,荷兰如果还是不肯反思当初的决策,就算这次谈判能“聊几句”,下次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会小。
要知道,商业信心一旦动摇,就不是靠一句话、一个声明就能修复的。荷兰如果真不想在全球市场被孤立,就得从根上改变思路,而不是嘴上说着合作,行动上却步步紧逼。
![]()
在这个产业链交错、市场联通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单打独斗,也没有哪个政客能靠强硬言辞撑起全球信任,荷兰要真想让问题过去,就得实打实做出改变,否则,再多的“求和姿态”,也只是空壳子。
毕竟,吃了亏却不认账,迟早还会再吃一遍;想合作却不拿出诚意,那就别怪别人不买账,国际社会看得清楚,谁是真想解决问题,谁只是来“作秀”,这场风波的结尾,取决于荷兰是不是真愿意收起那副“吃了亏还嘴硬”的架子。
信息来源:
荷兰官员谈安世事件:能重来还这么干 不悔改态度引发争议 2025-11-14 11:44:55 观察者网
商务部回应荷兰经济大臣涉安世半导体言论:极度失望 强烈不满 2025-11-15 07:13·光明网
荷兰经济大臣:高级代表团将于“下周初”赴华,寻求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 2025-11-14 11:00·中国青年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