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恒星死了就清净”!145光年外的“僵尸星”吃了30亿年:13种元素全曝光,一颗至少200公里的铁核被啃成渣?
当你在地铁里挤到怀疑人生时,三角座里一颗“宇宙老怪”正慢吞吞吃行星骨头,足足咀嚼了30亿年,还没停口。
这不是科幻。这颗名叫LSPM J0207+3331的白矮星,被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盯了个正着——它在吞下自己行星系统的“遗骨”。
![]()
更离谱的是,它把一颗至少200公里宽、带金属内核的古代小行星,吃到连配方都被我们看了个明明白白。
先说结论,打工人看重点:
为什么说它是“僵尸星”?
白矮星是类太阳恒星的“遗体”。恒星耗尽燃料,鼓成红巨星,抖落外衣成星云,最后剩个炽热小核——这就是白矮星。
按理说,这种星体个头小、密度高、日渐冷却,像一团宇宙“余烬”,清净到让人犯困。
可偏偏这颗是“富氢白矮星”——它的大气像一台强力滤水器,重元素掉进去,几天到几周就会沉底不见。
换句话说,想在它表面抓包到那么多重元素,只有一个解释:它正在吃,并且吃到现在!
怎么知道它吃了什么?
靠的是“天文学家的法医手套”——光谱。团队在白矮星光球层里,抓到了镁、铁、镍等13种元素的指纹,像拆机一样复原了那颗古行星的结构。
![]()
关键反转在这儿:时间线不对劲!
按照教科书,当母恒星瘦身成白矮星,系统质量变小,行星轨道会整体往外漂,大家应当“各回各家、互不打扰”。
可这套戏在LSPM J0207+3331这里晚点了30亿年——行星残骸现在还在源源不断掉坑。这谁搁谁不迷糊?
真正的凶手,可能藏在这些细节里: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多年合租的宿舍。刚搬家时大家相安无事,结果多年的小矛盾越攒越厚,最后有人把锅碗瓢盆全掀了。
这回的“掀桌子”,直接把一颗分层完好的岩石天体送进了白矮星的潮汐粉碎机。
更狠的是,这次“吃播”给了行星科学一个新窗口:
![]()
这套玩法不只一个样本。等欧洲的盖亚把白矮星的微小“抖动”量出来、韦伯望远镜把冷掉的巨行星拍出来,我们就有希望把“谁踢倒了第一张牌”给锁定。
说回我们自己,太阳系会怎样?
别慌,但也别想当然。
这颗离我们145光年的老白矮星,用30亿年的“慢吃播”,给了我们3个现实提醒:
最后,送给所有爱抬头看天的老铁一句话:
宇宙从不吵闹,但从不停止。我们以为的“尘埃落定”,在它那里,可能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