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一则言论引发热议:上海某博主公开宣称小米 SU7 订单已现枯竭迹象,即将推出的 YU9 大概率 "拉胯",甚至断言小米汽车 "基本凉凉"。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汽车博主,我必须说:这种结论既无视核心数据,也低估了小米造车的底层逻辑。今天就用事实拆解三大争议点,看清小米汽车的真实处境。
![]()
一、SU7 订单真的枯竭了?数据才是硬道理
所谓 "订单枯竭" 的说法,本质是对市场数据的选择性无视。从官方披露和第三方统计来看,小米 SU7 的市场热度从未消退:上市 24 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 88898 台,2024 年 10 月累计订单突破 20 万台,到 2025 年 1 月这一数字已接近 30 万台,其中未交付订单仍有 15 万台左右。
更关键的是交付端的硬表现:2024 年小米 SU7 用 9 个月交付 13 万台,平均月销超 1.44 万台,这是国产高端纯电车从未有过的速度。进入 2025 年,产能爬坡后数据更亮眼,9 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4 万辆,同比暴涨 300%,在中大型轿车市场长期蝉联销冠,把奥迪 A6L 等老牌强者甩在身后。
![]()
至于个别博主炒作的 "退订潮",实际是局部维权事件的放大解读。此前虽有博主曝光 SU7 Ultra 车型的维权群,但 414 人的退订群规模,相较于 30 万台的累计订单,比例不足 0.14%。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早已澄清 "退订导致崩塌" 是不实言论,明确表示愿意直面用户问题解决纠纷。这种用个别案例否定整体市场的逻辑,在数据面前不堪一击。
二、YU9 会拉胯?产品力早已显露底气
断言 YU9"拉胯" 的说法,更是缺乏对产品信息的基本了解。作为小米布局高端 SUV 市场的关键车型,YU9 的核心竞争力早已浮出水面:
定位上精准卡位增程式大六座 SUV,直接瞄准理想 L9、问界 M9 所在的高价值市场,这个细分市场 2024 年增速达 37%,本身就具备爆款土壤。动力层面搭载小米自研 "V8s 超级增程系统",1.5T 增程器配合双电机四驱,加上 40kWh 电池组实现 200km 纯电续航,这套系统在 YU7 上已通过市场验证,能效表现优于同级竞品。
![]()
智能配置上更是小米的传统强项,YU9 将搭载升级后的 XIAOMI PILOT 4.0 系统,配备激光雷达实现城市 NOA 与高速领航,配合 15.6 英寸中控屏与 7.1.4 声道音响,延续了 SU7 的智能化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价格策略,据行业爆料将显著低于理想 L9 等竞品,这种 "降维打击" 的定价逻辑,正是 SU7 成功的关键密码。
参考同系列的 YU7 表现 ——1 小时大定突破 28.9 万辆的行业纪录,YU9 作为更贴合国内家庭需求的 SUV 车型,市场预期只会更高。某博主连车型核心配置都未厘清就唱衰,难免让人质疑其专业度。
![]()
三、小米汽车凉凉?行业地位早已站稳脚跟
判断一家车企是否 "凉凉",不能只看单一车型的短期舆情,而要从产能、生态、行业认可度三个维度考量:
产能端,小米正在疯狂扩建第二、第三期工厂,目的就是消化源源不断的订单。2025 年 9 月交付量突破 4 万辆的成绩证明,制约小米销量的从来不是需求,而是生产能力。截至 10 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达 40 万辆,进入造车领域仅四年半就跻身新势力前四,这样的成长速度堪称行业奇迹。
![]()
生态端,"人车家全生态" 的差异化优势正在显现。小米 AIoT 设备连接数达 9.4 亿台,7.2 亿 MIUI 用户构成天然流量池,数据显示超 50%的SU7 车主同时使用小米智能设备,这种生态协同能力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
认可度上,央媒的态度最有说服力。《北京日报》头版点名表扬小米为汽车强国建设做贡献,央视新闻肯定其 "开全国之先河",中保研全优评级、C-NCAP 五星认证更是给产品安全背书。反观那些唱衰言论,要么是对个别事件的过度解读,要么是曾被曝光的恶意抹黑 —— 此前就有博主因发布虚假碰撞测试被依法缉拿,这类案例早已敲响舆论警钟。
结语:理性看待新势力成长,拒绝片面唱衰
汽车行业从来不是 "非黑即白" 的舆论场,小米汽车确实存在交付周期长、部分细节待优化等问题,就像 SU7 车主反映的售后网点不足、OTA 偶发故障等,这些都是新势力成长中需要解决的课题。但把局部问题扩大为 "整体凉凉",显然是对市场的无视。
![]()
从 SU7 打破外资垄断到 YU 系列布局细分市场,从产能爬坡到生态落地,小米汽车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2025 年新能源市场竞争确实激烈,但能实现月销 4 万 +、累计交付 40 万的企业,显然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想问一句:那些动辄断言 "某某车企凉凉" 的博主,真的比央媒数据、市场销量更可信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觉得 YU9 能成为下一个爆款的可以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