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部件,从仪表板到门板,大量使用聚丙烯(PP)材料。然而,传统PP材料及其改性体系,常常让主机厂陷入两难:
一味追求刚性,可能因使用某些成核剂而引入难以消散的“苦杏仁味”,导致车内VOC超标。
若只关注气味,则可能牺牲材料的力学性能,导致部件在夏日高温下软塌变形。
![]()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炜林纳的答案是:选择为高端场景设计的成核剂WNA-108——一款从源头兼顾刚性提升与气味控制的创新解决方案。
一、高刚性:赋予内饰“钢铁骨架”,杜绝软塌与异响
汽车内饰不仅是装饰,更是功能件。它们需要承受长期的振动、温差与物理接触。
核心作用:炜林纳成核剂WNA-108通过高效调控PP的结晶形态,在材料内部构建致密、均匀的微晶网络。这如同为塑料注入了隐形的“钢铁骨架”。
终端价值:
显著提升弯曲模量与硬度,确保仪表板、门板等大型部件挺拔不变形,触感扎实高级。
保障尺寸稳定性,减少因收缩不均导致的装配间隙过大或摩擦异响,提升整车装配品质与耐久性。
![]()
炜林纳增刚成核剂-粉状
二、低气味:守护车内“呼吸安全”,打造纯净座舱
车内空间狭小密闭,气味是乘客最直接、最敏感的体验,直接关联到健康与舒适感知。
技术根源:与传统山梨醇缩醛类成核剂不同,炜林纳成核剂WNA-108采用的取代芳基羧酸铝盐技术,其分子结构具备卓越的热稳定性。
终端价值:
从源头杜绝“苦杏仁味”等异味的产生,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保持气味纯净。
有效助力整车低VOC目标,减少因助剂带来的挥发性物质,为创建健康、清新的“纯净座舱”保驾护航。
![]()
三、高效加工:实现稳定生产,提升综合效益
一款优秀的助剂,不仅要性能出色,更要为生产环节赋能。
加工优势:炜林纳WNA-108具备优良的加工热稳定性,不易分解,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顺畅与稳定。
综合效益:
缩短成型周期,提升生产效率,间接降低单件成本。
减少翘曲变形,提升注塑良品率,实现降本增效。
结语
在汽车内饰品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炜林纳WNA-108成核剂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助力客户突破材料局限,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内饰产品。
让创新材料技术成为您产品升级的可靠助力,共同推动汽车内饰品质迈向新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