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芳唱的《英雄赞歌》,到现在听来还热血沸腾。演王芳的刘尚娴,当年一夜成名,成了银幕上的巾帼英雄。可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她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好在有段真挚的感情,拉她出了泥潭。
银幕成名后遭遇低谷
![]()
刘尚娴1941年12月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精通文学,家里五个姐妹,她排老二。从小耳濡目染,家里书香气浓,她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本来没想过进演艺圈。1959年高中时,她长得像田华,被导演看中,当了《风暴》和《江山多娇》的替身。这机会让她尝到表演的滋味,从此一头扎进去。同年,她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那会儿她才18岁,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英雄儿女》,改编巴金小说《团圆》,导演武兆堤定了刘世龙演王成,就是为王芳角色犯愁。谢晋去北影办事,一眼相中刘尚娴,觉得她气质合适,就帮着推荐。武兆堤带人找她试镜,她为了这个角色下功夫学舞蹈和大鼓,还整了牙。最终定下来,她23岁时演这个女主角。1964年电影上映,票房大卖,她一下子红了,成了家喻户晓的女演员。
![]()
可从1966年起,她的事业就卡壳了。因为家庭背景,她被调离一线,戏约全没了。厂里分配她干校劳动,那几年她下放锻炼,1968年到1969年才回厂。回厂后还是没角色,周围人冷眼相对,她从当红女星变成场记,帮着记镜头,日子过得憋屈。
那些年,演艺圈对她来说就是个死胡同,她只能在幕后混,帮别人打下手。这段低谷足足十几年,她从聚光灯下走到角落,观众的热情也渐渐淡了。
这经历也让她看清了,演艺路不是光靠天赋,还得有韧劲。八一厂的传统就是出精品,她在低谷中也没闲着,学着幕后活儿,为以后铺路。
![]()
初恋丈夫带来温暖力量
![]()
而低谷最难熬的时候,刘尚娴遇上沈国瑞,他是八一厂的录音师,比她大三岁,参与过《红霞》《苦菜花》《地道战》等片子的录音,手艺扎实。两人是同事,他第一眼就注意到她,那份清秀劲儿让人移不开眼。别人见她落魄都躲着走,他反倒靠近,帮着分担工作,嘘寒问暖。起初她觉得不合适,怕连累他,可他铁了心,不在意外人眼光,也不怕影响前途。
![]()
就这样,两人从同事变成恋人。1960年代后期,她下放干校,他留在厂里,两人异地,靠信件和包裹维系。他每月寄东西给她,里面有她爱吃的点心和衣物。她回信时,总提点厂里的新鲜事,让他知道她没垮。1969年她回厂,两人团聚,没多久就结婚了。婚后生下儿子沈东,一家三口虽日子紧巴巴,但有他操持家务,她心里头稳当多了。
![]()
结婚后,她虽还无戏拍,但他让她看到希望。儿子长大后,也继承了父母的踏实,家庭氛围融洽。这份感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实打实的陪伴,帮她渡过最黑的日子。
复出转型晚年安稳
![]()
1979年,刘尚娴终于等到复出机会,和张瑞芳合作《怒吼吧!黄河》,演何小溪。这部片子让她重回镜头,虽不是主角,但她演得稳当,观众又记起她。此后几年,她接了《火种》《拳击手》《足迹》《茫茫大海情》《矿工》等片,多是中年女性角色。那些戏虽没《英雄儿女》出名,但她把每个角色都演活了。
![]()
片约不多后,她听丈夫建议,转行当导演。开始学导演知识,从基础抓起。1980年代,她执导《风雨下钟山》《情留此山中》《苏三》《媳妇们的心事》《说客》《中国刑警》等片。这些作品多是现实题材,反映社会变迁,她用心拍,得了认可。转型后,她的事业稳了,不再靠脸吃饭,而是凭专业吃饭。2000年后,她还参演《千年小金龙》《三喜临门》《关于爱的故事》等,偶尔露面,保持活跃。
![]()
如今她83岁,退休了,和丈夫相伴度晚年。日子简单,爱读书、练书法、养花、散步。儿子沈东成家立业,一家子其乐融融。她常说,对不起观众那些年没多拍戏,但心里头感恩国家给了她平台。晚年生活平静,却满是满足。这辈子,她从王芳走到导演,路虽曲折,但每步都踏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