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和贺兰县,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银川的“双子星”。一南一北,分别成为银川的“南大门”和“北大门”,曾经和银川休戚与共,并且为银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作用!
曾经,两地发展差不多,在很多人看来,永宁的发展比贺兰要前途。如今,两地的发展差异巨大,各自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
不过,威记现在每次路过永宁县,都有些感慨,因为感受到的是永宁县的冷清。
街上人不多,显得安静,路上多为匆匆而过的车,少有行人。县城里更是年代感十足,威记记得城建从第一次逛永宁县城到如今,变化不大,典型的北方县城模样,并且保持完整,少有新建筑。
或者有一天,这里会成为拍年代剧的绝佳场所也不一定。
其实,说起永宁县,可以说它是一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故事多多,文旅资源丰富之地!这也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
永宁西抵贺兰山东依黄河,地处黄河西岸的银川平原腹地。远的不说,从公元1020年党项李德明迁都怀远镇(今银川)开始,永宁就凭借着这一个优势开始迅速崛起!
因为它位于银川城正南,黄河在此处打了个盹,建立一个渡口最为合适不过,于是成就了“仁存渡”。到党项李元昊立国西夏,更是派驻重兵把守,从那时候开始,它开始正式成为银川城的“南门户”。
不过,确定永宁地位的,却是在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杨和立堡如今的永宁县城位置,使得此处成为一个通衢之地!
位于银川平原核心位置,往东紧挨黄河;往西直通玉泉营、平羌堡(现在的平吉堡),三关口;往北以大官(观)桥为界,北是银川,南是永宁;往南就是仁存渡,叶升堡(现在的叶盛)!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区域,凭借优越的灌溉和农耕,被虏寇侵袭的几率低,安全系数又高,成为银川平原的粮食主产区!每年秋收,粮食入仓,负责戍边军士的口粮,银川城的口粮等等。
而商贸过河,首先安顿的也在杨和堡,于是这里商贸繁庶,成为南来北往人们汇聚之地!
在新时代到来的前夕,解放银川的第一仗,也是在这里(仁存渡)发生的。可以说,永宁见证了银川的新生,迈出了银川走进新时代的第一步!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发展到如今,应该也是非常不错的。有历史,有人文,有自然资源。
威记第一次逛永宁县城,感受到的是这里的热闹繁庶,而到了农村,由西自东,西干渠、唐徕渠、汉延渠三渠并立,水田分布期间,看着沃野稻浪浪打浪,满眼的水稻种植,纯纯的南方农村味道
只有一个可以形容永宁,那就是“美不胜收”!
可是十多年过去了,却发现永宁似乎不但按下了“暂停键”,还按下了“倒退键”一般。给人一言难尽的感觉。
很多人说,永宁最大的“败笔”,就是太想向银川靠拢了,于是重点打造望远镇,人口,资源(比如建设学校,医院)等倾力扶持,望远镇是兴旺起来了,可是却使得永宁县城如今“县将不县”。
这样说有些极端,或者说用词不当,但其实,永宁的困境并非无解。
作为县域城市,打好自身的优势牌,也是一条突围之路!可以说,这座被时光按下暂停键的古城,其实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望远镇的崛起或许抽走了县城的活力,却也意外保存了永宁的历史肌理。当周边县城都在城市更新,拆除老建筑时,永宁那些保存完好的市容,反而成了稀缺资源,怎么利用,这就需要好好规划和布局了。
或许永宁需要的不是追赶银川的脚步,而是转身拥抱自己的黄河记忆,让仁存渡的浪花淘尽英雄故事,让“百渠流润”的水稻讲述塞上江南的传奇。
或许永宁需要的是挖掘自身的贺兰山记忆,让玉泉营的戍边故事重现,让人口迁徙的艰难和丰富流传。
而对于“支宁人”来说,这里更是一片值得回忆的地方,激情燃烧的不止是岁月,更是这片土地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简单来说,永宁一言难尽,只是没找到叙说的窗口!何必靠别人,自己就是“王”。
只是,这座按下暂停键的古城,正在等待懂它的人来按下"播放键"。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