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发小老周突然找我吐槽,说他在公司干了5年,老板突然找他谈“劝退”,还说“给你半个月工资当补偿,赶紧办离职”。老周本来都想答应了,还好先问了我一句——最后按我说的方法谈,硬生生多拿了3倍补偿,里外里差了好几万!
![]()
其实很多人遇到被劝退,第一反应都是慌:怕丢面子、怕找不到下家,对方说给点补偿就赶紧签字,结果白白吃亏。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拆解4个谈判步骤,每个步骤都带实际案例和注意事项,不管你是刚入职1年,还是干了10年,都能直接用,该拿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先跟大家说个关键知识点:劝退不是辞退,本质是公司想让你主动离职,这样他们能省一笔赔偿。但只要你没犯重大过错(比如贪污、违法、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就有权跟公司谈补偿,千万别傻乎乎主动写辞职申请,一旦写了,后续想维权都难!
第一步:先稳心态,别被公司“PUA”,明确自己有谈判权
很多公司劝退时,都会说“你这绩效不达标,要是不主动离职,简历上留个辞退记录多难看”“现在大环境不好,能给你点补偿就不错了”,其实这都是套路,目的是让你慌神,主动放弃更多权益。
我之前同事小李,刚入职2年,公司以“部门优化”为由劝退他,HR说“你要是不主动离职,我们只能按辞退处理,到时候下家背调都过不了”。小李一开始吓得不行,差点就签字了,后来想起我之前说的,硬着头皮问“那补偿按法律规定来吗?”,HR瞬间没了底气,最后给了N+1的补偿。
记住:主动离职和被辞退的背调影响,完全是公司吓你的!只要你没犯原则性错误,就算是被辞退,也可以跟下家解释是“公司优化”,根本不影响找工作。而且法律规定,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只要不是员工过错,就必须给补偿,你完全有谈判的底气,不用怕跟公司撕破脸。
另外,这时候一定要沉住气,别轻易表态。不管HR说什么,都先回应“我需要时间考虑,明天给你答复”,先把时间争取过来,后面才有机会查资料、算补偿。千万别当场签字,很多人就是被HR催着“今天必须定”,脑子一热就签了不平等协议。
第二步:悄悄算清“应得补偿”,心里有本明白账
谈判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知道自己该拿多少钱,不然公司给少了都不知道。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用大白话讲清楚,一看就懂:
核心补偿是“N+1”,这是《劳动合同法》里明确规定的,只要公司是合法劝退(比如经营不善、部门撤销、岗位合并),就该给这个补偿。
- “N”是经济补偿金:按你的工作年限算,每满1年给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给半个月工资。这里的工资是你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提成、年终奖,不是只算基本工资!
- “+1”是代通知金:如果公司没提前30天通知你,就需要多给1个月工资,作为提前通知的补偿。
举个例子:老周在公司干了5年,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8000元,公司没提前30天通知他。那他的补偿应该是5×8000 + 8000 = 48000元,而不是公司一开始说的半个月工资4000元,这就是差距!
除了N+1,还有这些钱也别忘了算:
1. 未休年假工资:入职满1年就有年假,没休的年假公司要按3倍工资补(比如你有5天年假没休,每天工资270元,就能补5×270×3=4050元);
2. 拖欠的工资、奖金、提成:比如当月工资还没发,或者去年的年终奖没给,都要一并结清;
3. 社保公积金:确认公司是否给你缴到离职当月,没缴的要让公司补缴;
4. 竞业限制补偿金:如果公司让你签竞业限制协议,就要约定补偿,一般是离职后每个月给你工资的30%,最多给2年。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保存好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年终奖发放记录、年假申请记录,这些都是计算补偿的依据,万一后续有纠纷,这些证据能帮你维权。
第三步:谈判时掌握3个技巧,不卑不亢拿足补偿
算清楚应得的钱后,就可以跟公司正式谈判了。这里分享3个实用技巧,帮你顺利拿到补偿:
第一个技巧:先听对方说,再亮自己的底线
谈判时别一上来就说“我要N+1”,先让HR或老板说补偿方案,看看他们给多少。如果对方给的刚好是N+1,甚至更多,那可以顺势谈其他细节(比如社保补缴、离职证明怎么写);如果对方给的明显少于N+1,比如只给1个月工资,这时候再拿出你的计算依据,跟对方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我工作了X年,平均工资X元,应该拿到N+1的补偿,也就是X元,麻烦你们按规定来”。
第二个技巧:用“法律”当后盾,别吵架
谈判时不用跟对方争对错,也不用骂公司“没良心”,只要平静地拿出法律依据就行。比如对方说“公司没那么多钱,只能给这么多”,你可以说“我知道公司现在可能有困难,但法律规定的补偿是我的合法权益,我也不想走劳动仲裁,咱们尽量协商解决”。一般公司都不想走仲裁,耗时耗力还影响声誉,听到你这么说,大概率会让步。
第三个技巧:谈好“附加条件”,避免后续麻烦
除了补偿金额,这些附加条件也一定要谈清楚,写进离职协议里:
1. 离职证明要写“因公司原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别写“个人原因离职”,不然会影响你领失业金;
2. 明确工资、补偿的发放时间,比如“离职当月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于X年X月X日前一次性支付到本人银行卡”;
3. 社保公积金缴到离职当月,补缴的部分要明确补缴时间;
4. 公司要结清所有未发的奖金、提成、报销费用。
我之前有个读者,谈判时只关注了补偿金额,没写离职证明的内容,结果公司给写了“个人原因离职”,导致他领不了失业金,损失了好几千块,大家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第四步:签协议时仔细核对,这些坑千万别踩
谈判成功后,一定要签书面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口头约定不算数!签协议时,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坑一:协议里没写清楚补偿金额和发放时间
有些公司会写“公司一次性支付乙方经济补偿若干元”,“若干元”这种模糊的表述千万别签,一定要写清楚具体金额,比如“人民币48000元”,还要写明白发放时间和支付方式(现金还是银行卡)。
坑二:协议里有“放弃一切权利”的条款
如果协议里写了“乙方自愿放弃向公司主张任何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劳动仲裁、诉讼等”,这种条款一定要谨慎。如果公司已经按法律规定给足了补偿,你也愿意放弃后续维权,那可以签;如果公司没给足补偿,就让你签这个,千万别同意,一旦签了,后续就算想仲裁也没用。
坑三:没结清所有费用就签字
签协议前,一定要确认公司已经结清了你的工资、奖金、提成、报销,社保公积金也已经补缴完毕。如果公司说“先签字,后续再给你打钱”,千万别信,一定要让公司先支付费用,或者在协议里明确“所有款项于签字当日支付”,避免签字后公司耍赖。
这里给大家说个反面案例:小王被公司劝退,谈判时公司答应给N+1的补偿,让他先签字,说“下周给你打钱”。小王签了字后,公司一直拖着不打钱,后来他去劳动仲裁,公司拿出协议说“已经协商一致,是小王自己放弃了即时支付的权利”,最后小王虽然赢了仲裁,但耗时耗力,耽误了不少事。
最后再总结一下:被单位劝退不可怕,只要记住“不慌、算清、谈透、签实”这4个关键词,就能拿到自己应得的补偿。法律是保护劳动者的,只要你没犯重大过错,就不用怕公司的威胁,该争取的权益一定要争取。
不过话说回来,现实中也有很多特殊情况,比如有些公司会以“员工绩效不达标”为由,说劝退是因为员工过错,拒绝给补偿;还有些初创公司,确实没钱支付N+1,只能给少量补偿。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呢?是选择走劳动仲裁,还是跟公司协商少拿一点补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更多人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章声明:本文仅为劳动权益科普,不构成法律意见,具体劳动纠纷需结合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获取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