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改改/赵丽焕 发自嘉兴 “以前一提到写作业,妈妈就会变得很急躁,‘快点儿’是她的口头禅。现在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完成后还会有奖励,我的学习热情更高了,爸爸妈妈给了我空间,也给了我一份信任。”孩子的一句亲子感悟,让现场听众无比动容。
这一幕来自“童成长”项目总结交流活动现场。11月12日至13日,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童成长”项目总结交流活动在浙江嘉兴举行。
该项目是在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由中国儿童中心实施的一项儿童关爱保护服务计划,旨在推广积极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队伍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截至目前,项目已覆盖全国8个省区的12个地市州,累计培养项目骨干师资、地方督导及妇联干部千余名,开展积极养育家长工作坊2万余场,直接服务家长超过10万人次,惠及2万余个家庭及3万余名儿童。
为期两天的总结交流活动上,专题报告阐述了项目的实践与展望;典型代表分享各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与创新做法;参与项目的妇联干部、项目骨干、地方督导及家长儿童代表畅谈收获与成长;国家级项目专家为学员进行了专业授课,学员在讨论之余,还赴嘉兴市党群服务中心、嘉兴市实验小学、七星街道湘城社区进行了实地观摩学习……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
作为浙江省首个也是唯一的项目点,自项目落地启动后,嘉兴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整体实施方案,推动五县(市)两区结合地域特色精准施策。各项目点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从留守儿童“暖心陪伴计划”到“亲子共学工作坊”,再到特殊儿童的“融合成长行动”,每一项实践都精准回应了儿童的发展需求。一年多来,嘉兴已在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布设81个项目点,实现镇(街道)全覆盖,新增骨干189名,服务家庭2000余户。
近年来,嘉兴始终秉持“儿童优先”理念,将儿童发展深度融入城乡融合战略,加快构建全域覆盖、优质均衡的儿童发展支撑体系。连续两年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嘉兴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嘉兴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以“童成长”等项目为抓手,嘉兴编制全国首个《“童成长”项目指导服务操作指南》,开发“童成长·家长工作坊”“童友好·儿童心理团辅”等系列服务,实现113个儿童友好社区全域覆盖。嘉兴还率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持续完善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协同育人的“嘉兴矩阵”,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共同体。与此同时,嘉兴持续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制度、品牌和模式上创新突破,打造“幼有善育”民生品牌,推广“青蓝万家”社区家庭教育、传习好家风红色研学等特色模式,不断推动家庭教育服务提质增效。
嘉兴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敏红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童成长’项目,拓展跨区域交流合作,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机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暖、包容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全国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嘉兴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