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觉得“小学就该让孩子快乐玩耍,成绩不重要”,但教育专家孙丽杰直言:只追求快乐会把孩子养废,小学阶段的这4点培养,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高度!
![]()
小学不是“快乐放养期”,而是“能力奠基期”
孙丽杰从事教育20年,见过太多案例:那些小时候被“快乐教育”放养,家长宣称“从没管过孩子”的学霸,背后其实是“精心设计的培养”。而小学,尤其是四年级前,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期。
若家长觉得“初高中再抓学习也不晚”,现实会狠狠打脸——现在重点初高中里“躺平”的孩子不少,就是因为小学没养成耐力和规律学习的习惯,到了学业压力大时,根本扛不住。
就像奥运冠军全红婵,若小时候没进体校接受早期训练,也成不了世界冠军。孩子的潜力,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挖掘。
![]()
小学必须抓的4大核心能力,家长别忽视
1. 规律专注的学习能力
小学要训练孩子“规律学习”:上课专注、不懂就问、对待学习态度端正。从小养成专注习惯的孩子,长大后做事更容易持续投入,这是成大事的关键。
2. 情绪表达与抗压能力
别孩子一闹脾气、喊作业多,家长就妥协说“别写了”。这样养出的孩子,未来根本扛不住压力。小学阶段要让孩子学会合理表达情绪,明白“有压力是正常的,要想办法解决,而非逃避”。
3. 人际关系与情商培养
小学里所谓的“被霸凌”,很多是相处能力不足导致的摩擦。要教孩子会退让、能成就他人,和同学处好关系。否则孩子被排挤,哪来的快乐?那些小时候被家长惯得“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到了初高中没人惯着,很容易崩溃。
4. 爱学习、会钻研的求知欲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靠“考不到分数就打骂”,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这道题你怎么解的?妈妈当年都没你厉害!”用正向引导让孩子觉得“学习不难,还很有成就感”。
![]()
家长别犯“前后矛盾”的错:小时候放养,初高中猛鸡娃
很多家长小学时对孩子说“快乐就好,成绩无所谓”,到了初二、初三又急眼:“你咋不好好学?考不上重点高中咋办!”
这种前后反差会让孩子价值观扭曲:“原来爸妈爱的是成绩,不是我。”有的孩子干脆摆烂,和家长“一哭二闹三上吊”,家长彻底没招。
孙丽杰作为母亲,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小学阶段要求很严格:监管他们读书,不允许业余时间只用来打游戏。因为“时间花在哪里,未来就成长在哪里”。如果小学任由孩子沉迷娱乐,十年后脑子里只有游戏,再大的抱负也实现不了。
![]()
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不是“只有快乐”
孙丽杰强调:好的教育是发现孩子优点、因材施教,成长从来不是只有快乐,而是要穿过痛苦的过程。小学阶段的严格培养,不是“卷孩子”,而是为孩子未来的人生铺好路——毕竟,孩子要在学校待12年,若科科听不懂、考试交白卷,谈何快乐?
家长们,别再被“小学快乐就好”的伪观念误导了!抓牢小学阶段的4大能力培养,孩子未来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