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业的关系,比一般人更早的加入了旅游者的行列,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各种大院不敢说都游历过,但至少名气稍大点的各种大院也都有所了解。
![]()
写了几百篇的游记,出过旅游专著,但是写大院的游记不多。原因简单,去了山西皇城相府,天官王府,乔家、王家、常家、曹家、阎家大院、河南的马氏庄园、康百万大院等等,给人千篇一律之感,渐渐没了新鲜感,少了激情,也就懒得动笔了。
![]()
前几日偶然机会去了长子县的“九连环大院”,回来后再查查资料,细品下来,感觉很有点内涵,无论它的沧桑历史,它的文化,它的建筑艺术,它的别具一格都让我回味无穷,逼迫我再次写下这篇游记。
![]()
一、“九连环大院”的历史沉淀——李业兴
如果说“九连环大院”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你可敢信?敢信。它的第一代主人可追溯到东魏时期的当朝重臣李业兴。李业兴何许人也?如果你知道科学巨擘,天文学家祖冲之,那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李业兴与祖冲之就是南北双星,哥俩好。
![]()
李业兴与祖冲之是同时代人,大唐王朝灭亡后,中国进入最混乱的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有宋、齐、梁、陈你方唱罢我登场,北方先是北魏,后分裂成东西魏,而后先后被北齐、北周所取代。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巨星就是南朝的祖冲之(420-500)与北朝的李业兴(484-549)。这哥俩一个南朝的祖冲之研究编制了《大明历》(非大明朝的历法,而是南北朝时期的南宋孝武帝的历法),一个北朝的李业兴研究编制了《戊子元历》与《甲子元历》,都得到朝廷认可并颁布实施。这几部历法均对后世的历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延续至今。宁朔将军、征虏将军、平东将军、安西将军、中军将军、先后封长子伯、屯留县开国子
![]()
那么为何祖冲之人皆尽知,而李业兴却被埋没史河呢?这是因为祖冲之还是位发明家,他第一个演算出了“圆周率”,他的指南车和水碓磨以及漏壶计时装置名闻遐迩,使人们牢记了这位科学家。那么李业兴除了编制历法就没有其他成就了吗?非也。李业兴首先是军事家,东魏权臣高欢每次出征都要带上李业兴为他出谋划策,因战功卓著,先后被敕封为宁朔将军、征虏将军、平东将军、安西将军、中军将军。印功勋卓著先后被封长子伯、屯留县开国子。李业兴还是位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家,著名的东魏都城“邺城”就是出自他手。但是,岁月的流失将邺城湮灭于历史长河,仅仅留下了辉煌的记忆而已。
![]()
长子县的“九连环大院”的肇始者就是这位李业兴。
二、“九连环大院”的精妙处——北斗七星
![]()
![]()
中国古建的精髓在于体现礼制,讲究规则,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宋代的《营造法式》对此都有详细规定。例如百姓建房,正房(我们所说的堂屋)开间不得超过三间,进深不得超过四椽。三品以下官宅,开间不得大于五间,王爷(亲王)不得大于七间,以上建筑皆不得使用黄色琉璃瓦,不得使用歇山顶、庑殿顶。寺庙、道观等不在这个规定之列,但也不准使用黄色琉璃瓦。所以,你旅游时看到黄瓦覆顶的寺庙,就要打一个问号,这是不是现在新盖的?
![]()
![]()
扯远了,回到“九连环大院”,它的与众不同处不在于单体建筑的与众不同,而在于建筑的空间布局,它是李业兴作为天文历法学家的身份和需求的完美契合。如果无人机从空中俯瞰,这是一座北斗七星院,正是作为天文学家李业兴千年前的设计图, 院落的整体布局与北斗七星形态高度吻合。七座主院依北斗形状精确排布,其中象征“北斗魁首”的斗勺四星落位于建筑群北部,而连接斗勺与斗柄的关键枢纽——天权星,则对应着主房院东北侧的厅房院。最精妙的设计在于,这条由建筑构成的“北斗”,其斗柄明确指向西方,延伸线直指李氏宗祠。这巧妙地将“斗柄指西,天下皆秋”的天象,转化为“家族丰收,人丁兴旺”的永恒祈愿。
![]()
三、“九连环大院”的悠久历史见证者——八棱石柱
![]()
在九连环大院厅房院门前,矗立着一对八棱石柱,优美的造型,古朴的风格,不由令人眼前一亮。这两根石柱立于厅门两旁,从建筑力学的角度,它似乎起承重作用,但这在其他建筑中十分罕见,无论唐代的佛光寺、南禅寺,还是大量的北宋建筑,均不见这样的石柱结构。专家们呕心沥血,终于找到了破解谜题的关键。他们在山西万荣北魏薛怀吉墓(523-526年)墓门砖雕中的建筑构件中找到了答案,两组构建如出一辙。石柱底部的鼓形柱础与仰莲瓣纹饰,是北朝中晚期高等级建筑流行的典型范式,与河北北齐义慈惠石柱(562年)等有明确纪年的文物的风格高度一致。这样就基本断定了这对石柱的初建年代被锚定于北朝晚期,与李业兴生活的时代完全吻合。它们是穿越了1500年风雨的原始构件,而非后世添加的装饰物。
![]()
四、“九连环大院”中的不可思议——观象台
观星台,观象台现在看起来只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所在,而在古人眼中,那可是人间与上天沟通的所在,不但神圣,而且神圣,那是皇家的专利,他人谁敢僭越半步。而在“九连环大院”中却赫然挺立一座观象台。这还了得,虽说李业兴是国子祭酒,观象就是他的职业,但是观象台建在家中那还是闻所未闻。这是不是一种私下行为,是不是一种僭越呢?
![]()
还真不是。文献中有记载。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李业兴“解任丁忧”了,也就是他的长辈去世了,他要暂停公职回家尽孝。在以孝道为治国根本的时代,“丁忧”甚至重于为国尽忠。李业兴必须回家尽孝,三年不能入朝理政。“丁忧”不能废,与天沟通不能停,怎么办?有办法,孝庄皇帝特敕李业兴丁忧期间在家建造观象台,以丁忧、观象两不误。以我的知识范围,不敢绝对,但观象台建造在家中,好像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
讲完了故事,还是静下心来,静静的好好的细品一下这座优美的大院吧——幽静的书房,厅房院布局紧凑,环境幽静,紧邻主院却又功能独立,极有可能是李业兴进行数据推算、文书撰写的“书房”或雅集之所。神圣的通道:不远处的“瑞门”四面辟门,东通观象台,北接私塾,成为一个连接神圣观测与世俗文教功能的关键节点。
![]()
![]()
![]()
文图 李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