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394年,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发兵进攻西燕,数月时间就攻破了西燕京城,覆灭了这个同属于慕容家的国家。西燕灭亡后,华北地区只剩下后燕和北魏两国并立,后燕强而北魏弱,眼看着慕容垂就能实现他的梦想,打下一个比前燕地盘更大的国家。
395年,后燕和北魏爆发了著名的参合陂之战,后燕惨败,尸体枕藉。北魏皇帝拓跋珪坑杀了六万后燕降兵,希望能彻底摧毁后燕的人心。
396年三月,老迈的慕容垂再次出山,展示出他当世北方战神的强大军事能力,大军凿开太行山道,出其不意的攻破北魏重镇平城,击杀了北魏宗室大将拓跋虔。北魏全国震动,各部落都畏惧慕容垂兵锋,生有异心,拓跋珪甚至打算放弃大片地盘,撤回北方暂避。
可是,慕容垂路过参合陂,看到堆积如山的后燕军尸体,当即病倒,被迫撤兵,不久就病逝了。他的死,让北魏面临的灭国危机霎时间消失,拓跋珪收复平城,正式建天子旌旗,要跟后燕争夺天下。
史书记载,后燕慕容宝即位后,“法峻政严,上下离德,百姓思乱者十室而九焉”。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威望跟父亲慕容垂相比差得太远,无法镇住国内局面,慕容宝执法过度严苛,让国内人心动荡。
396年八月,拓跋珪领十万大军南下。后燕皇帝慕容宝采纳了大臣建议,放弃诸多关隘,将兵力集中在大城市,坚壁清野。在这个策略下,北魏大军一马平川,后燕很多城池望风而降,拓跋珪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后燕绝大多数地盘,到当年十月底,后燕已经只剩下包括首府中山在内的三座大城市。
![]()
虽然北魏势头很猛,但后燕的战略也不能说错误——进入北方冬天后,天寒地冻,北魏军队粮草和冬衣携带的都不多,战斗力锐减,后燕的大军和粮草则都退到了中山、邺城和信都三座城池内,战力保存相对完整,只要能把北魏大军拖在坚城下,等到北魏军队疲惫不堪,再抓住机会来个反包围,那后燕就能实现翻盘。
事情的进展,似乎证明了慕容宝战略的正确性。围攻邺城的两名北魏大将,一个是拓跋珪的舅舅贺赖卢,一个是北魏宗室拓跋仪,二人都不乐意听从对方的指挥。拓跋仪手下的司马丁建就跟邺城主将慕容德联络,并在贺赖卢和拓跋仪两人中挑拨离间,不断加剧二人的矛盾。
围城的某一天,突然刮起大风,贺赖卢军营中出现了火光,丁建就跟拓跋仪说:“贺赖卢这厮在焚烧营地,肯定是要跟慕容德一起攻击我们,发动叛乱!”拓跋仪深以为然,当即下令撤兵。贺赖卢看拓跋仪走了,自己也引兵退走。
丁建在混乱中带兵投奔慕容德,说北魏将士离心,可以放心追击。慕容德大喜,发兵七千,果然大败北魏兵马,邺城宣告解围。
邺城失利消息传来时,拓跋珪因为缺少攻城器械,和后燕守御国都的决心也非常强,迟迟未能攻破中山。看着自家兵力在城墙下消磨,拓跋珪一咬牙一跺脚,放弃中山,引军前往信都。
这时,北魏军队攻打信都已经两个多月了,士兵死伤惨重。拓跋珪亲临前线,指挥全军猛攻,连着几天几夜,攻势都没有停歇。后燕的信都主将慕容凤被北魏不要命的攻势吓破了胆,夜里弃城逃走,拓跋珪在398年的正月月底,总算是拿下了三城之中的一座。
得知信都失守,慕容农要鼓舞士气,亲自引军出城,在杨城击败了一支北魏的小股部队,斩杀数百人。
![]()
三路攻城,一路胜利,拓跋珪勉强松了口气,他准备要以信都为根据地,整顿军队,再全力进攻中山。
然而,坏消息却接二连三的传来。北魏一名叫没根的将领,不知为何选择了背叛,他袭击了另外一路北魏军营帐后,投奔了后燕。没根的侄儿是并州监军,他听说叔父造反,担心牵连到自己,索性拉着兵马返回北魏境内,扯旗造反。
另外北魏主力已经在后燕境内作战半年有余,大军长期不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相继叛乱,北魏负责驻守草原的宗室拓跋顺甚至盘算着自称摄政王,拉拢草原兵马,跟拓跋珪争夺皇位。
后方不稳,军队疲惫,拓跋珪感觉打不下去了,他主动向慕容宝求和,愿意归还占领的地盘,并让自己的弟弟到中山当人质。
慕容宝一开始还很疑惑,拓跋珪明明占了上风,为啥要求和,当他打探到拓跋珪求和的原因后,不由得大喜——这岂不是上天给他的大好机会?北魏后方动乱,军心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能击败这一路兵马,拓跋珪很可能连自家地盘都回不去。没有了拓跋珪,新兴不过十年的北魏必将崩溃,后燕就可以顺势吞并北魏的地盘,达成连北方战神慕容垂都没有成功的统一北方的大业!
一念及此,后燕上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拓跋珪的求和,慕容宝拿出了手中所有的兵马,步兵十二万,骑兵三万七千,为了提高成功率,慕容宝不惜大出血来招募勇士,他宣布拿出宫中的金银财宝,甚至宫中的宫女当赏赐,谁能立下功劳,不仅有钱,还能带走宫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上万名山野中的亡命之徒,贪图金银和美女,投入到慕容宝麾下。
慕容宝准确的判断了北魏撤军的方向,大军驻扎在柏肆,拦住了撤退途中的拓跋珪和北魏大军。
草原动荡的消息难以阻挡的在北魏军中传播,正如慕容宝预期的,北魏上下军心动荡,没有什么斗志,拓跋珪拿这个局面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暂且扎下营寨,与慕容宝对峙。或许在拓跋珪想来,拖一段时间,没准就能重演当年参合陂之战,慕容宝畏战主动撤退的一幕。
经历过惨败的慕容宝却有了改变,他决定主动进攻,以招募来的那万余名亡命之徒,组成一支敢死队,交给宗室名将慕容隆统领,于夜里发动突袭。慕容宝则顶盔掼甲,带着大军缓缓向前,要将十万北魏主力一口吞下。
后燕军队的突袭非常成功,“燎及行宫,兵人骇散。帝惊起,不及衣冠,跣出击鼓。俄而左右及中军将士,稍稍来集。”亡命之徒点起的火焰,延烧到了拓跋珪居住的地方,北魏士兵惊恐万分,四散而逃,拓跋珪连帽子都来不及戴,光着脚跑出来,找到行军聚兵的大鼓,下死力气敲起鼓来,但北魏将士混乱不堪,哪怕拓跋珪亲自击鼓,半晌时间,才有少数兵马汇聚而来。
这是拓跋珪和北魏最危险的时刻,拓跋珪的衣服和靴子都被后燕士兵抢走,北魏大军的指挥系统几乎全面瘫痪。不管是慕容隆领着敢死队猛攻拓跋珪,还是慕容宝率领主力进攻,都可以一锤定音,彻底摧毁北魏的主力部队。然后,就是拓跋珪授首,北魏崩溃,慕容家时隔三十年,再次成为华北平原的主人,继而吞并后秦,统一北方,虎视江南。
后面的事情能否实现,还需要看慕容宝的能力,但不出意外的话,北魏这支大军是肯定完蛋了。
意外出现了,“既而募兵无故自惊,互相斫射”,上万名亡命之徒,没有继续攻打没有反抗之力的敌人,而是将兵刃挥向了自己人?!眨眼之间,占尽上风的后燕自家兵马,就在北魏军营中,上演了自相残杀的戏码!
![]()
史书上没有记录为什么后燕这帮人突然间发疯,只能推测是亡命之徒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对派来统领他们的慕容隆等人也没有什么敬畏,投军本身就是为了金银财宝,所以在北魏军几乎崩溃,看到满地的财物,就不再听从慕容隆的任何命令,为了争夺财物开始自相残杀。
原本拓跋珪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军队,想要带着聚拢来的少数兵马冲出重围,先保命再说别的。还没跑,他就看到后燕的军队自己乱起来了,拓跋珪当即决定搏一把,他在营地外集结军队,以骑兵当先,向后燕的万余亡命徒发起冲锋。
正在专心致志抢东西和杀自己人的亡命徒,哪里能抵挡住骑兵的冲击,当时就彻底崩溃,没有人愿意去跟北魏骑兵拼命,每个人都想要带着到手的财物逃走,结果就是两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几乎全部亡命徒都成了北魏骑兵的刀下之鬼。
当北魏军营被亡命徒突破后,慕容宝没想到事情进展如此顺利,他观望了一段时间,才下令全军渡河。就是耽搁的这一点时间,让拓跋珪完成了反杀,慕容宝看到亡命徒全军覆没,不敢渡河跟拓跋珪决一死战,忙不迭的引军返回岸上。
这一退,后燕的军心崩了。完成绝地反击的拓跋珪和北魏将士士气爆棚,嗷嗷叫着渡过滹沱河,追着后燕军猛攻猛打,慕容宝组织了几次反击,都被北魏军击溃,慕容宝恐慌之下,索性抛弃了步兵,仅带着骑兵部队遁走。
时值冬季,风雪不断,慕容宝生怕跑得太慢被追上,让士兵们扔掉铠甲和兵器,专心逃走,许多士兵被冻死在半路。
被自家君主抛弃的后燕步兵,哪里还有战心,几乎全部投降。十余万大军,最后跟着慕容宝逃回中山的,只有不到两万人,这就是柏肆之战,后燕主力部队一战丧尽。
这场大战堪称跌宕起伏,先是北魏节节胜利,打的后燕仅存两座大城,接着北魏内乱,后燕趁势反击,一度杀得拓跋珪光脚没衣服,差一点就死于军中。绝境之时,后燕军队自相残杀,慕容宝反应慢了一步,被拓跋珪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实现了绝地大反击,北魏和后燕的争霸,胜负已分。
拓跋珪大获全胜后,派了一支万余人的兵马回国,镇压了国中的动乱,自己领着大军挺进,围攻中山。
到了最后,慕容家又上演了他们家族最出名的内斗戏码,兄弟父子间来回掣肘,耗尽了后燕最后的国力,只好放弃中山,撤回东北大本营。华北平原,尽数落入拓跋珪之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