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北京寒意渐浓,但丰台区六里桥10号院里却是一派暖意融融。居民们手捧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脸上洋溢着期盼已久的笑容。至2020年起,全区累计解决“登记难”项目95个,涉及房屋7.77万余套,共计发放个人不动产权证5万套,解决总量和发证量均位居全市第二。
![]()
“为了这个红本本,我们不知道跑了多少部门,打了多少电话。”业主王女士摩挲着手中的证书,眼眶微红,“今天终于拿到了,感觉像做梦一样。”“这本证书不仅是一张纸,更是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的承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群众的肺腑之言,正是丰台区扎实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集中整治工作的生动缩影。
2025年,丰台区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确保群众有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迎难而上、精准发力,推动一批历史遗留项目成功打通办证路径。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解决“登记难”项目95个,涉及房屋7.77万余套,共计发放个人不动产权证5万套,解决总量和发证量均位居全市第二。
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丰台区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计划”,逐项梳理环节、明确主责单位、倒排时间节点。登记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中心领导带头包干,青年党员全程跟进,形成“全流程跟踪、全天候响应”的工作模式。2025年打通9个项目、4914套房屋的办证通道,发放个人不动产权证1.3万本,圆满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要求。
![]()
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丰台区精准破解办证梗阻,针对六里桥10号院因联建移交、主体不清、超建等问题导致的登记难题,丰台分局主动牵头,系统梳理历史脉络,召集规划、建设、房管等多部门联合研判,依据“尊重历史、无错优先”原则,明确处置路径,最终打通办证通道。
针对农业银行总行联建项目未取得产权证书影响改造的问题,登记中心快速响应,协助梳理申报材料,积极对接相关单位,明确供地方式和权利主体,实现高效办理。
针对公共公益类项目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京剧院等“办证难”问题,参照相关政策原则,积极协调推动登记,有效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从源头预防新的“登记难”问题产生。位于丰台区和久路2号院、3号院的安置房项目成功实现“交房即交证”,2237户居民在领取新房钥匙的同时,拿到了期盼多年的“大红本”。为实现这一突破,规自分局发挥统筹作用,通过“前置审核”“并联推进”等创新模式,将竣工验收、房屋实测、权籍调查等流程前置。各部门协同联动、无缝对接,打通关键环节,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将过去繁琐的“多次跑、多日办”集成优化为“一次办、快速办”,真正实现“交房即交证、住权与产权同步”。
此外,丰台区还持续强化制度闭环,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并推行了“双预告转本登记”同步办理模式,使群众能够更加顺畅、高效地办理不动产权证。此项举措的推行,不仅能有效防范交易风险,更能从机制上杜绝因流程脱节可能引发的新的“登记难”问题,从而让群众购房更安心、办证更省心。
从“问题清单”到“幸福红本”,从化解历史遗留“旧账”到构建“不留新账”长效机制,丰台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
来源: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微丰向(原新丰台)整理,转载请注来源;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若信息有误,请以官方为准;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突发事件在微博上@新丰台网 就有可能上头条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