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发就能瘫痪整个美国!美专家要求中国,立即停止使用这个武器!

0
分享至

一发就能瘫痪整个美国!美专家要求中国,立即停止使用这个武器!

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一位军事顾问彼得·普赖语出惊人:中国若继续研发电磁脉冲武器,美国电网随时可能陷入黑暗。

这话听着挺玄乎,但明眼人都懂,美国喊“威胁”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玩得最溜的。

那么,电磁脉冲武器究竟是啥,为什么让美国如此紧张?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电磁脉冲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专门跟电子设备作对的“软杀手”。

它不直接伤人,而是通过核爆或特殊装置,瞬间爆发出超强电磁波。

烧毁雷达、电网里的精密芯片,让现代社会瞬间“断网断电”。

有意思的是,人类发现这个“杀手锏”纯属意外。



1961年,苏联在新地岛引爆了史上最大的氢弹“沙皇炸弹”。

这枚5000万吨当量的大家伙,不光炸出了蘑菇云,还导致投弹的轰炸机跟地面失联了将近一个小时。

方圆几千公里的电子设备全部歇菜,产生的电磁波甚至绕着地球跑了三圈。

美国人也没闲着,紧随其后就做了类似的实验。

1962年夏天,他们在太平洋上空400公里处引爆了一枚核弹。

由于太空里没有空气,爆炸的能量没法形成冲击波,结果全变成了电磁辐射。

这股辐射的威力远超预期,1300公里外的夏威夷遭了殃。

路灯突然熄灭,汽车防盗器莫名其妙地狂叫,电台信号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惨的是,好几颗卫星直接报废了。



这两次“意外”,让美苏两国同时看到了电磁脉冲(EMP)的巨大军事价值。

原本只是核试验副产品的东西,立刻变成了美苏眼里的“硬通货”。

为了抢夺这张王牌,双方都开启了疯狂的研发模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钻研这项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EMP武器如今主要分两种。

一种是核爆型,威力巨大,覆盖范围可达数千公里,但伴随着核污染和巨大的政治风险。

另一种是非核型,靠化学能或电能驱动,虽然威力较小,但胜在精准、可控,成本也更低。

现代战争更青睐后者,比如波音公司研发的CHAMP导弹,就能在低空飞行中,依次用高功率微波“烧掉”多个目标建筑内的电脑。

同时确保建筑本身毫发无损,堪称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当然,EMP并非万能。



它的杀伤范围受高度、功率、地形等多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控制,很容易“误伤友军”。

而且现在的军用设备大多都有电磁屏蔽防护能力,很多民用设备就算受了损,重启之后也能恢复正常。

那些把它说成“末日武器”的说法,其实都是夸张炒作。

既然EMP并非末日武器,那美国为何要如此大肆渲染“中国电磁末日”呢?答案藏在钱袋子里。

彼得·普赖绝非普通的军事顾问,他曾任国会电磁脉冲威胁委员会执行主任,在相关议题上说话分量不轻。

他在听证会上描绘了一幅末日图景:中国在美东海岸400公里高空引爆一枚特制电磁脉冲弹头,产生的强电磁波能瞬间摧毁美国80%的电网。

紧接着,通信中断、交通停摆、金融系统崩溃,医院里的救命设备变成废铁,社会秩序荡然无存。

这番描述听得议员们面色凝重,仿佛灾难就在眼前。

可就在听证会引发舆论风暴后没多久,美国国防部就顺势向国会追加了上百亿美元的预算,理由是“加强电磁防护”。



但尴尬的是,根据国会早前的测算,要全面加固美国脆弱的电网,让它们具备基本的EMP防护能力,实际需要的资金只有20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每年军费超过八千亿美元,眼前这笔钱,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所谓的“EMP威胁论”,不过是美国军方伸手向国会多要钱的一个好用借口而已。

更讽刺的是,美国在指责中国的同时,却对自己“前科”闭口不谈。

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军的“战斧”导弹就亮出了EMP的獠牙。

一下子就让伊拉克的防空系统瞬间哑了火,失去了作战能力。

2003年伊拉克战争,他们又故技重施,巴格达的电网被EMP击中后应声而断,整座城市瞬间被黑暗吞噬。

这种“软杀伤”武器,美国自己早就用得轻车熟路。

现在反倒转过头来指责中国,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当美国急着把EMP武器往实战化方向推进的时候,中国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沉下心来,先把基础研究做牢做透。

上世纪70年代,以青岛电波研究所为代表的国内机构便启动了相关研究,长期追踪核爆炸对电离层的影响。

这些扎实的前期工作,为后来的技术突破积累了宝贵的实验数据,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战争成为主流,中国才开始将EMP技术转向实用化军事应用。

但核心思路始终紧紧围绕“防御”二字,从来没有想过用这项技术去主动攻击别人。

2024年珠海航展,正是中国防御性国防理念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公开展示的“飓风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其宣传的作战用途,是在10公里范围内精准拦截来袭的无人机蜂群,或是摧毁低空飞行的导弹。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金钟罩”,保护重要目标不受电子攻击。



除了这种大型防御装备,中国在EMP技术的小型化和成本控制上也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科研人员研制出了手榴弹大小的EMP装置,别看它体积小,威力却不容小觑,而且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这种小型EMP装置主要用于单兵防护,士兵携带在身上。

遇到敌方电子设备攻击时,就能用它进行反击或防护,大大提升了单兵在信息化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21年,中国就在联合国提出,应限制包括EMP武器在内的致命自主武器研发。

希望能提前管控这类新型武器带来的风险,避免它们给人类带来灾难。

不过,这个提议当时被美、英、俄等国反对了。

其实中国的想法很简单,手里有货,心里不慌。



我们研发这些武器不是为了找谁麻烦,而是为了别人想找麻烦的时候,咱有还手的本钱。

中国EMP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防御性理念,正好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

首当其冲的,便是它那脆弱不堪的基础设施。

美国的电网大多是私有化运营,各个运营公司的线路标准不一样,兼容性很差。

而且很多设备已经服役超过50年,老化问题非常严重,早就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

2021年德克萨斯州的极寒天气,就因电网不堪重负导致大规模停电。

数百万人陷入困境,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这样的脆弱性,美国政客并非不知,却不愿投入20亿加固,反借“中国威胁”索要百亿军费。

就是在转移国内矛盾,把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糟糕的基础设施问题上,引到所谓的“外部威胁”上,以此来掩盖自己在治理上的无能。



其次,是对技术霸权旁落的恐惧。

中国的EMP技术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惊人。

尤其在成本效率和防御应用上,已经展现出独特优势。

当美国还在用数百万美元的导弹进行攻击时,中国已经能用更低的成本打造出高效的防御系统。

这种“你打你的,我防我的”思路,以及以更小的成本办更大的事的能力,正在悄然瓦解美国维持了几十年的技术优势。

以前,美国总能凭借技术领先,在军事领域形成碾压式的优势。

可现在,中国用差异化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道路。

美国擅长的是进攻型技术,中国却在防御型技术上做到了极致。

这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让美国原本的优势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未来的竞争,焦点将不再是单纯的武器威力,而是防护能力与规则制定权。

中国坚持的防御性发展路径,以及对国际管控机制的呼吁,代表了一种更理性、更可持续的安全观。

而美国抱着冷战思维不放,一边加速研发实战,一边通过技术封锁阻挠别人。

这种霸权逻辑,终究是沙上城堡,风一吹就倒。

科技本身并无对错,全在于掌握它的人如何使用。哪条路更符合人类共同利益,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参考文献:

1.科技眼:《美科学家:大气层中神秘电磁脉冲被解开,始作俑者来自上个世纪》2024-10-23



2.南方都市报:《“电磁脉冲技术对新能源车有颠覆性影响”》2024-09-24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直播16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樊振东对林诗栋、孙颖莎战王曼昱

央视直播16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樊振东对林诗栋、孙颖莎战王曼昱

乒乓球球
2025-11-15 23:14:50
今天12时04分,天津正式进入!

今天12时04分,天津正式进入!

糖逗在娱乐
2025-11-16 01:26:51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即使荷兰政府花200亿,光刻机大厂ASML依旧决定搬迁,原因何在?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18:45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李湘与香港英皇电影公司老板杨受成在一起

李湘与香港英皇电影公司老板杨受成在一起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01:55:14
儿子笑着问我存款时,我说2万,9天后收到银行的短信我当场打110

儿子笑着问我存款时,我说2万,9天后收到银行的短信我当场打110

红豆讲堂
2025-11-15 20:10:03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警惕!这波有点凶猛!广东一月内报告121149例!

警惕!这波有点凶猛!广东一月内报告121149例!

东莞好生活
2025-11-15 22:16:01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郭鹤年102岁,李嘉诚97岁,巴菲特95岁:富可敌国的他们如何传承

郭鹤年102岁,李嘉诚97岁,巴菲特95岁:富可敌国的他们如何传承

老方
2025-11-15 10:07:24
广东女篮追梦格林!对位韩旭&刘禹彤18+7+4 赛后采访太有梗

广东女篮追梦格林!对位韩旭&刘禹彤18+7+4 赛后采访太有梗

狼叔评论
2025-11-15 22:58:03
勇士送湖人大礼!东契奇的首冠要来了吗?詹姆斯有望打爵士复出

勇士送湖人大礼!东契奇的首冠要来了吗?詹姆斯有望打爵士复出

小路看球
2025-11-15 16:22:11
零跑朱江明再次膨胀:提前45天完成50万台目标,明年目标100万台

零跑朱江明再次膨胀:提前45天完成50万台目标,明年目标100万台

沙雕小琳琳
2025-11-16 01:47:13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后续!破坏马库斯小屋贾某被扒,鞠躬90度道歉 官方处罚大快人心

后续!破坏马库斯小屋贾某被扒,鞠躬90度道歉 官方处罚大快人心

阿纂看事
2025-11-15 10:46:24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诗意世界
2025-11-15 21:41:58
G7外长声明,要求中国不能购买俄罗斯能源,但不能限制稀土的出口

G7外长声明,要求中国不能购买俄罗斯能源,但不能限制稀土的出口

福建平子
2025-11-16 06:39:59
女子陪男友买陪嫁车,试驾时销售悄声提醒:上周他带孕妇来看过车

女子陪男友买陪嫁车,试驾时销售悄声提醒:上周他带孕妇来看过车

晓艾故事汇
2025-11-03 17:09:06
波音737 MAX空难后数十宗诉讼中首个裁决

波音737 MAX空难后数十宗诉讼中首个裁决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4 16:59:03
中国陆军13个集团军不够用怎么办?别忘了有武警,堪比8个集团军

中国陆军13个集团军不够用怎么办?别忘了有武警,堪比8个集团军

云上乌托邦
2025-11-11 12:06:30
2025-11-16 07:48:49
老鹈爱说事
老鹈爱说事
要开心迎接每一天哦。
4129文章数 9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头条要闻

作价14亿元 宝能深圳160套房产遭中信信托挂牌处置

头条要闻

作价14亿元 宝能深圳160套房产遭中信信托挂牌处置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艺术
数码

教育要闻

对巴黎公社历史有深入研究的数学家、作家、著名大学教授逝世,享年71岁

有品味的中年女人,穿衣都有4个共同点,看看你掌握了几个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艺术要闻

她从教师岗位退休,却在画布上开始了第二次人生!

数码要闻

Apple Watch涉专利侵权:苹果被裁定赔偿Masimo约6.34亿美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