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军将领接过军旗时,福建舰正式开始服役,中国海军的一个新时代来临了。从辽宁舰的技术探索,到山东舰的国产化突破,再到福建舰的整体概念突破,中国的航母发展之路,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正当全民为海军的爆发式增长而喝彩时,军事评论员项立刚却抛出了一个新的构想。他说是我国的另一个“武器”,其战斗力堪比上百艘航母。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
如今世界上最强悍的航空母舰,有人说是美国的福特号,毕竟它的个头最大,动力系统是几乎不用补给的核动力。也有人说是咱们的福建号,毕竟这是世界上首款可以使用电磁弹射器起飞五代机的航母。
但是,不管是什么航母,其实都有着自身的局限。在项立刚的口中,航母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维护成本太高。一艘航母的年维护费用,很轻松地就能达到十几亿。而且,如果是全球部署的话,还需要一支庞大的护航和补给舰队,这些维护起来又是一大笔钱。
![]()
针对高昂的成本,项立刚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方案——如果用标准化的钢筋混凝土模块,拼接成一个人工浮岛,那么就可以在理论上,进行如同积木一般的无限扩展。这样的话,一个浮岛的总面积,最少也会在五十平方公里左右,其大小相当于上百艘航母。
更妙的是,这种浮岛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姿态,利用海流来航行,不需要消耗传统动力。如果实在需要动力,也可以使用风电与钍基熔盐堆,组成可以自给自足的能源组合,维护起来的成本比现在要节省得多。现在,我国已在甘肃建成了全球唯一正式运行的钍基熔盐试验堆,其安全性与小型化的特性,恰好能适配浮岛的需求。
![]()
液态燃料钍基熔盐试验堆厂房
这种浮岛在军事层面上的价值,自然是非常巨大的。它的平直跑道,可容纳更多战机的起降。山脉隐藏的导弹发射井,可以发射体积更大的导弹,对敌方目标实施战略性威胁。此外,浮岛还可以用无人机、激光武器和坚固的堡垒,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防御圈。
如此攻防一体的体系,就连美国人见了都得退避三舍。更难得的是,这种浮岛还兼具民用价值。在其附近,可以进行远洋养殖,可以使用机器人进行海底采矿,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业。
![]()
这种浮岛,在其他国家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中国却有实现它的基本条件。我国的钢与水泥的产量,都是世界的首位。而且填海造岛的技术,也已经在永兴岛得到验证。再加上北斗导航与强大的通信能力,让我国制造这种浮岛几乎没有难度。而且,浮岛的制造成本也不高,单模块维护成本仅有几百万元,多模块组合起来,也比航母便宜得多。
![]()
项立刚认为,其实对中国海军来讲,四艘传统航母已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了。而人工浮岛,将有可能成为第四步跨越。如果将十余座浮岛散布到几大洋之中,即可掌控近七成的世界海洋面积。那样的话,深蓝的概念也就被改写了,什么是深蓝?那不过是我们的内海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