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曹德旺预言成真了?我国二三十层的电梯房,或将面临同一个结局?

0
分享至

当年挤破头抢的二三十层电梯房,如今怎么就成了“砸手里”的烫手山芋?

2020年曹德旺断言“高层早晚会出问题”,被全网嘲讽“不懂房地产”。

可五年过去,现实很狠应验:部分高层房价普跌超三成,有些二手房挂牌量破200万套,高层占比超六成却无人问津。

那些当年炒得火热的高层房,为何突然不香了?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曹德旺预言成真

2020年一场房地产论坛上,福耀玻璃的曹德旺说的一番话,直接在火热的楼市里炸了锅。

他说,房子不就是钢筋水泥堆出来的吗?本身又生不出什么额外价值,炒到这么高,总有一天会崩盘。

特别是那些二三十层的电梯高楼,早晚会出问题。

万一哪天来场小地震,到时候底层反而比高层更受欢迎。



可那时候楼市正火得发烫,没几个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售楼处里挤得人山人海,全款抢房、托关系买房都不算新鲜事,高层更是被当成身份象征和稳赚不赔的代名词。

不少地产圈的人私下嘀咕,一个做玻璃的,懂什么房地产?

网友也跟着调侃,说他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那时候人人都相信房价永远不会跌,自己绝不可能是最后接盘的冤大头。

谁想得到呢,才五年光景,现实就把当初所有质疑都打了脸。



2025年上半年,高层住宅价格普遍跌了三成以上,有些城市几乎腰斩。

全国13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累计突破约200万套,其中高层占六成多,成了滞销主力。

二手房整体成交量比去年缩水15%,高层的成交周期比多层住宅足足多出60%。

打开房产APP,满屏都是高层降价急售的消息,降20万也激不起什么水花。



杭州有个交付刚满一年的28层新小区,晚上亮灯的不到30户。

北京通州一位业主更愁,2023年花450万买的25层两居,如今挂320万都没人问。

八个月里只看过十几组客户,每月还要硬扛一万多的房贷。



高层不光难卖,租也吃力。

三四线城市里高层租金比多层低10%–15%,空置率却居高不下。

曾经的抢手货,彻底沦为烫手山芋。



高层住宅痛点爆发

高层为啥突然不香了?归根到底,是那些早年被热市掩盖的问题。

随着房子变老、市场转冷,一个个全暴露了,个个都戳中居住的痛点。

先说公摊面积,简直是“隐形面积杀手”,公摊率动不动超过25%。

北京朝阳一个28层小区,公摊率竟飙到28%,买100平的房,实际到手才72平。



等于多花近30万,买的是电梯井和过道。

这还不算后续的坑——物业费里超过两成是电梯、水泵维护费,年年涨,住十年多交的钱都够普通家庭重新装修了。



电梯作为高层的“生命线”,如今也频频掉链子。

上海黄浦区一栋老高层,电梯三天两头坏。

有位阿姨曾被关在里面20分钟,之后再不敢一个人坐。

广州某小区更夸张,四部电梯同时罢工,维修拖了半年。



高层住户天天爬十几二十层,年轻人累瘫,老人孩子更受罪。

维修电梯还容易扯皮,青岛一个小区电梯变频器坏了,8600元维修费要20户分摊。

6户居民以没入住或住得低为由不肯出,扯了三周才凑齐钱修好。



不少老高层连物业都没有,电梯年审、维保费收不上来,只能凑合维护,轿厢里又脏又破,故障不断。

就算真想换电梯,业主在费用分摊、品牌选择上也难谈拢。

很多老小区的维修基金早就见底,换梯计划常常泡汤。



火灾逃生更是高层的致命隐患,全球消防云梯的有效高度普遍不到100米,20层以上基本没法从外面救。

再加上电梯井、管道形成的“烟囱效应”,火势和毒烟每秒向上窜3到4米,留给住户逃生的时间极短。

2024年深圳一栋32层高楼起火,20层以上住户疏散极其困难,最终导致1人死亡。



采光问题也很普遍,开发商为多盖楼,往往猛压缩楼间距。

杭州西湖区某高层小区,8栋28层的楼挨着盖,楼间距不到30米。

导致10到20层的住户一天只有中午两小时能见太阳,其他时间都得开灯。



长期晒不到阳光,容易缺维生素D,老人孩子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

住得高还常碰到风噪困扰,大风天窗外呼呼响,高速电梯运行的摩擦声也影响睡眠,有人甚至因电梯快升快降感到头晕耳鸣。



说到拆迁,对高层几乎是天方夜谭。

一栋楼住着上千户,拆迁成本动不动上亿,没开发商愿意干这赔本买卖。

四川广安一栋30层的老旧小区,物业因收不齐费撤了,电梯停运、垃圾堆积,外墙开裂、管道老化也没钱修。

业主只能硬扛,拆迁梦彻底碎成渣。



高层未来三大走向

其实国家早就注意到高层住宅的困境,也陆续出台了政策想缓解。

2021年就有政策宣布,县城里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能超过18层。

超高层的审批也管得很严,现在新建的高层明显少了。



2025年还启动了旧电梯更新计划,江苏全省拿到了近28.9亿元的补贴,南京单部电梯能补15万元。

但剩下的70%费用还得业主自己分摊,不少老小区的居民不愿意出钱,导致更新计划推进得特别慢。



为了帮高层去库存,不少地方把首付比例降到了首套20%、二套30%,还下调了房贷利率、发放购房补贴。

国家还在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消化存量房,鼓励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人才房。



可就算这样,购房者还是更偏爱多层或小高层。

重庆中心城区的数据显示,高层的供应量是洋房的两倍多,但洋房卖得更快,大家现在越来越看重居住舒适度了。



结合现在的情况和政策走向,高层住宅的未来大概有三个方向:

一是价格会持续走低,就算同小区里比多层便宜15%-20%,可能还是难出手。

就像南京河西的某个小区,多层能卖到3.5万/平,高层2.9万/平却没人问津。



二是慢慢变成廉价出租房,全国已经开业的长租公寓有139万间。

不少都是高层房源,租金比同区域的低层低10%-15%。

深圳光明区一些保障性租赁住房就是这样,成了年轻人过渡的选择。

三是逐渐沦为平民楼,就像四川广安那栋30层的老楼,只有低收入群体和老人留守,这种情况现在正慢慢扩散。



高层时代的退场,其实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

对购房者来说,以后选房建议优先考虑多层或小高层,得房率高,维护成本也低。

看房的时候多留意楼间距、电梯数量这些细节,别光看户型图忽略实际居住体验。

更别再为了面子或者想着投资赚钱去选高层,买房说到底还是要以自住为主。



未来的城市建设,也该放下越建越高的心态,真正把重点放在居住品质上。

让房子真正成为安居之所,才是对家和未来最好的投资。



结语

当建筑的高度不再是价值的标尺,城市便开始回归它真正的使命。我们不再执着于天际线,转而追求生活的底线。这番“向下”的扎根,不是为了退缩,而是为了让我们脚下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实、安稳。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细思极恐!这将是二三十年后,所有房子的归宿!》2020-12-12
2.中国质量万里行:《曹德旺预测房地产迟早会崩盘,真的能实现吗?3个因素将成为阻力》2020-06-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史政先锋
2025-11-14 17:58:49
古二再锤秦雯洗稿,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打脸李亚玲!

古二再锤秦雯洗稿,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打脸李亚玲!

萌神木木
2025-11-14 11:42:08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青眼财经
2025-11-12 14:42:01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南宁地铁站大便后续:眼镜男身份被扒,已社死,车企无辜遭牵连

鋭娱之乐
2025-11-14 12:41:34
纵览热点|山西忻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引发争议,当地教育局展开调查

纵览热点|山西忻州一小学要求家长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引发争议,当地教育局展开调查

纵览新闻
2025-11-14 19:15:05
奥运冠军李晓霞,退役当大学教授,结婚生俩娃,年入百万很幸福

奥运冠军李晓霞,退役当大学教授,结婚生俩娃,年入百万很幸福

篮球国度
2025-11-14 10:06:34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愚被“双开”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愚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11-14 21:06:24
最低0℃!湖南要下雪了!

最低0℃!湖南要下雪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16:15:05
29岁女子要嫁给亲姐夫,丈母娘力挺: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想换女婿

29岁女子要嫁给亲姐夫,丈母娘力挺: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想换女婿

辣媒专栏记录
2025-10-27 08:54:46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信仰已经崩塌,大多数人只是活着

信仰已经崩塌,大多数人只是活着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4 18:51:06
日本十大最好看女优排行榜,有你认识的吗?

日本十大最好看女优排行榜,有你认识的吗?

素然追光
2025-11-15 01:30:04
6-2!斯诺克首席决赛名额诞生:世界第1连赢6局,赵心童被逆转!

6-2!斯诺克首席决赛名额诞生:世界第1连赢6局,赵心童被逆转!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5 05:55:41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资说
2025-11-14 10:47:02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祝贺!袁励岑/王艺迪大战7局4-3拿下辽宁队友,摘得全运混双铜牌

祝贺!袁励岑/王艺迪大战7局4-3拿下辽宁队友,摘得全运混双铜牌

乒谈
2025-11-14 22:15:01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央视改称郭晶晶了,三字微变暗藏强烈信号,霍震霆果然全说对啦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3:12:12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张发林
2025-11-14 13:35:04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看出差距,陈芋汐的话有人信了

泠泠说史
2025-11-12 17:24:02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新甲午战争?这次中国要摧毁日本的军国意志,要击沉日本岛,要雪百年之耻!

李光满说
2025-11-13 20:24:13
2025-11-15 08:00:49
诺诺谈史
诺诺谈史
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1925文章数 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字母系数结论大判断,一个视频学完!

手机要闻

手机市场大洗牌:iPhone暴增华为失守,OV小米都在上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