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海市水务局发布《上海市用水权交易管理指南》以来,自水权迎来改革,杨浦区水务局积极配合市水务局,努力探索水资源市场化配置路径,持续推进水权交易实践。
传统的“一对一”协议转让的水权交易模式需要匹配出让方和受让方,存在匹配难、效率低、涉税复杂等问题,在过往的实践中难以顺利交易完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市用水权交易品牌“水善流®”——国内首个取水权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以下简称“水信托”)上市后,整合了离散的取水权资源,建立取水权集合平台,破解供需双方匹配难度,让水权交易变得更加简单、快捷,降低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
![]()
弹性配置绿化用水“降本增效”
“每年夏季,全区绿化养护用水量都很大,现在可以用河道水代替自来水浇灌养护了,取用水效率提高了很多,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在完成杨浦首宗“水信托”水权交易后,杨浦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水权交易改革试点表示认可。
近年来,大力推行城市绿化养护节水是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水信托”水权交易模式推行后,杨浦区绿化市容局与区水务部门开展了点对点的“水权交易”宣贯工作。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指导下,绿化养护公司购买了“水信托”服务的河道水取水额度,用河道水替代自来水进行绿化养护。以往对沿河公共绿化区域的养护,均需到指定点取用自来水进行浇灌,用水成本高。
通过购买河道水取水权,水费降至0.5元/吨,如果企业用水需求量更多的话,还可以适当多买以获得更低的价格优惠,河道养护的用水费降低了约95%。通过引入水权交易的市场机制,有力克服了自来水浇灌在取水便利性、管线铺设和水费成本上的“三大难题”,精准契合了线性河道的养护需求,从根本上促进了闲置水资源的高效流动与集约利用。
破解困境 企业取水“轻装上阵”
“我们日取水量不算大,申请取水证的手续又比较复杂,虽然企业沿河,但一直使用的是自来水。购买‘水信托’的取水额度手续相对简便,解决了企业的生产急需用水难题”,杨浦区通沟污泥处置站的工作人员说。
由阳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维的杨浦通沟污泥处置站,位于杨浦区五角场虬江码头路200号,基地南侧就是虬江河道,主要服务于杨浦区全区管道养护产生的污泥处理。建设时设计年冲洗水量约15万立方米,冲洗水采用虬江取水口,但考虑到长期的取水许可证办理手续较为复杂,更改为自来水作为冲洗水水源。
针对不愿办理长期取水许可的企业,杨浦区水务部门主动分析了通沟污泥处置站的取水困境,向阳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水信托”模式,使得通沟污泥处置站以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取了短期取水权,实现了以“远水”解“近渴”。通过水权交易,每年水费自5.99元/吨降至0.3元/吨,企业经营成本预计减少8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今年以来,杨浦区积极运用水权交易创新机制,针对离散、短期性、临时性的产业项目,以及不愿办理长期取水许可的建设单位,主动靠前服务,推进水权交易成交,有效解决了部分生产建设项目和特色产业用水的难题,激活沉睡的“水资产”。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受让方取水行为的监管,要求设立取水点位标识牌,明确取水范围、取水单位等信息。落实监测计量设施的核查工作,确保受让方规范取水。
杨浦区的创新实践,为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与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杨浦经验”。未来,杨浦将持续探索更多水权交易的创新模式,简化行政程序,降低交易制度成本,实现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的“帕累托最优”。
文字|王歆瑜
图片|王歆瑜
编辑|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