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尘器查漏标准化操作流程
一、安全预处理阶段
1. 系统隔离
- 关闭主风机电源,确认传动装置(含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等)完全停止运转,并悬挂禁止合闸警示标识。
- 关闭除尘器进出口阀门,确保系统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防止外部气流干扰检测结果。
二、差压检测阶段
2.压差基准校准
- 使用经校准的差压计(精度±1%FS)连接至除尘器进口与排口测压点,确保测压管路无泄漏。
- 记录初始压差值(ΔP₀),作为后续对比基准。
3.异常压差判定
- 启动检测程序后,持续监测压差变化。若实测压差(ΔP₁)超过设计值(ΔP₀×1.2)或存在持续上升趋势,初步判定系统存在泄漏。
- 重点排查滤袋压差分布异常区域,通过分区检测定位泄漏单元。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三、物理检测阶段
4. 目视检查
-佩戴防尘护具进入除尘器内部,重点检查:
- 滤袋表面是否存在机械损伤、烧孔或化学腐蚀痕迹
- 花板密封面是否存在焊缝开裂、密封胶老化现象
- 壳体结构件(含检修门、人孔)是否存在变形或密封失效
- 净气室与灰斗连接部位是否存在焊缝缺陷
5.触觉检测
- 在系统负压状态下,用手掌沿壳体接缝、法兰连接处缓慢移动,感知异常气流振动。
- 对可疑区域采用听诊器辅助检测,确认是否存在高频泄漏声(频率>2000Hz)。
四、专项检测阶段
6.液膜检测法
- 配置中性检测液(表面张力≤30mN/m),使用雾化装置均匀喷洒于可疑区域。
- 观察液膜形态变化:
- 连续气泄漏:液膜呈现规则性波动或被吹散
- 脉冲气泄漏:液膜呈现周期性鼓胀现象
- 微孔泄漏:液膜在特定点形成持续气泡群
7.压力衰减测试
- 对疑似泄漏单元进行隔离,充入压缩空气至设计压力的80%。
- 记录压力衰减曲线,若30分钟内压降超过初始压力的5%,判定为严重泄漏。
![]()
五、综合判定与处理
8. 泄漏等级评估
- 根据检测数据划分泄漏等级:
-Ⅰ级(轻微):压差波动<10%,目视无可见缺陷
- Ⅱ级(中度):压差波动10-30%,存在可修复缺陷
- Ⅲ级(严重):压差波动>30%,需整体更换部件
9.修复验证
- 对修复部位进行二次检测,采用对比压差法(ΔP₂/ΔP₀≤1.05)确认密封性能。
- 记录修复位置、方法及验证数据,建立设备泄漏档案。
注意事项:
1. 检测作业需在除尘器温度降至40℃以下进行
2. 使用防爆型检测设备(若处理可燃粉尘)
3. 检测人员需配备个人防护装备(PPE)
4. 建立检测数据趋势分析模型,实现预防性维护
本流程符合《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T 6719-2014)相关条款,检测结果可作为设备大修的技术依据。建议每季度实施常规检测,年度进行全面检测评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