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十五五”时期(2026 - 203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五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十五五”农业现代化规划(2026 - 2030)》旨在为未来五年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行动指南,重点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以下是该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
![]()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1、发展基础: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粮食产量稳定、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等。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2、面临形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农产品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国际上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科技革命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国内则对农产品质量有更高要求,同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农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2、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市场导向、统筹协调的原则,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发展目标:到203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进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体系健全程度、绿色发展成效及农民收入。
三、主要任务
1、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种业创新能力强化、农业装备支撑及粮食收储调控体系建设。
【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大对大型、智能、复式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农文旅融合及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智能化水平。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
3、强化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加速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数字农业发展。
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发展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渔业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4、促进农民增收与城乡融合: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县域经济与乡村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县商业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强县域产业与乡村产业的对接融合,推动县域产业向乡村延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5、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要素保障、探索区域差异化发展路径。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依托特色资源,打造优势产业带,推动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总结: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洞察“十五五”农业领域的投资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