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10:01
在“十五五”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中国基层正以创新为笔、以变革为墨,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新华社记者深入中国东部一线,通过三个维度的实践样本,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基层的蓬勃活力。
■“世界超市”6.0版来了!有哪些变与不变?
日前,浙江义乌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开市营业,标志着义乌开启了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的新进程。
![]()
新华社照片,义乌(浙江),2025年11月4日
这是10月30日在浙江省义乌市拍摄的全球数贸中心内的信息展示区。
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走进全球数贸中心商位,3700多家新商户依托稳定的跨境网络,既能与全球客商实时沟通、洽谈生意,又能随时开启直播,将店内特色商品直观呈现给海外客户。
![]()
新华社照片,义乌(浙江),2025年11月4日
这是10月30日在浙江省义乌市拍摄的全球数贸中心内的一家商店。
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据了解,该中心部署了万兆光网、跨境数据传输通道等数字新基建,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布局有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寓和数贸港等五大功能板块。
此外,为加速全球数贸中心的数智化进程,义乌小商品城集团在2025年与多家行业巨头达成战略合作,让更多智能产品通过义乌全球数贸中心触达全球,这也成为其最鲜明的特色优势。
![]()
市场“新基建”夯实硬实力,营商“软服务”提供暖体验。近年来,义乌持续优化营商服务,探索外资企业电子化登记,强化部门协同,实施外国人创业无忧“一类事”等服务改革,让外商在义乌投资兴业更安心、暖心。
![]()
今年以来,浙江义乌持续释放外贸增长潜力。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外贸进出口首破6000亿元,达到6312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5539.9亿元,增长25.7%;进口772.1亿元,增长31.3%,均创历史新高。从“开门迎客”到“全球敲门”,如今越来越多的义乌商人打开贸易新通路。
![]()
■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技术与现实场景融合的突破性成果。
![]()
在位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其智能眼镜可以通过“AR+AI”提供实时提词、拍照、录音、导航等功能。
从2014年成立至今,Rokid智能眼镜产品已销售至80余个国家和地区,消费级产品累计出货超30万台,用户复购率高达35%。
![]()
为破解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技术专利从“实验室档案”转化为可流通的市场化资产。截至目前,未来科技城已成功发行14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累计为区域内151家次科创型企业撬动融资14.29亿元。
![]()
在浙江,创新生态与制度变革同频共振,政企双方正共同将前沿科技的“规划图”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实景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不产一粒生豆,昆山何以打造千亿元级咖啡产业?
这是一杯从零开始的传奇。你手上的咖啡,大概率来自这座江南小城。
![]()
江苏昆山,不产一粒生豆,却拥有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超过六成的生豆进口量,100多家咖啡头部企业入驻,产业链贯通贸易分拨、研发烘焙、品牌销售、咖啡设备等环节。
![]()
很多客人在昆山喝的第一杯咖啡,都来自位于昆山咖啡产业创意中心的诺丁顿咖啡“旗舰店”。创始人唐旭凯告诉记者,公司选择落户昆山,就是看中了昆山进口咖啡豆种类多、产业配套齐全的优势。
![]()
![]()
生豆仓是咖啡产业链的核心支撑,昆山专门打造了亚太咖啡生豆分拨中心。90%进口咖啡生豆实现“随到随检”,进口生豆检测时间“砍掉”三分之二。
![]()
面向“十五五”,昆山将围绕建设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千亿元级的“买全球、卖全球”咖啡产业规模和“咖啡+”文化品牌矩阵。
![]()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田甜
作者:刘铭翔 毛俊 高思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