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来源:国新网(刘健 摄)
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积极变化,主要表现在环比涨幅扩大,同比由降转涨。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传来积极信号——10月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分析,推动价格回暖的首要动力来自假日经济。今年的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了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再次引爆出行和消费热情。
假日旅游出行需求旺盛,带动了交通和住宿价格上涨,其中,宾馆住宿、飞机票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涨8.6%、4.5%和2.5%。同时,假日用餐需求增加,也带动食品价格上涨,鲜菜、羊肉、鲜果、虾蟹类和牛肉价格均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除此之外,工业消费品价格也展现出回升势头。扣除能源因素后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特别是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和家庭日用杂品等类别,价格涨幅更为明显,在2.4%和5%之间。
与此同时,前期压制价格的两大因素——食品和能源,其负面影响正在减弱。尽管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仍为下降,但降幅已明显收窄,对整体价格的下拉影响降低。这一变化既得益于国内市场的供需调整,也与国际能源价格走势密切相关。
此外,国际金价上涨对国内的传导效应也影响了CPI回升。
总体来看,10月份消费价格的积极变化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假日消费释放短期活力,消费升级提供持续动力,政策调控改善市场环境,国际因素带来外部助力。
付凌晖表示,目前市场需求拉动仍显不足,价格总体低位运行。下一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改善供求关系,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来源丨国家统计局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陈勇
![]()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