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张馨月
11月12日11时40分,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梅艳文刚端起温热的午餐,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梅法官,家具都搬完了,你可以过来接收了。”电话那头是一起房屋腾迁案的被执行人。没有片刻迟疑,梅艳文放下碗筷,迅速召集执行团队,带着全套执行手续驱车赶往涉案小区。
涉案房屋多年来由原告(岳父)的女儿与被告(前女婿)共同居住,但房屋产权明确登记在原告名下。随着夫妻二人婚姻破裂,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前女婿返还房屋。经法院对双方提交证据的细致核查,一审判决被告交还房屋,二审法院亦维持了这一判决。然而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矛盾却再度升级——被告以 “购房时系自己出资”为由,坚决拒绝搬出,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打破僵局,执行法官没有选择简单的强制执行,而是以“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耐心推进。他先后四次登门走访被执行人,又多次通过电话沟通,一边倾听其诉求与委屈,一边细致解读法律规定,告知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后果,逐步缓解对方的抵触情绪。
11月11日,执行法官再次约谈被执行人,从法律后果、未来生活等多方面晓以利害,终于让被执行人放下心结,承诺尽快搬离房屋。
12日中午抵达现场后,执行法官带领团队立刻投入工作:先是仔细察看房屋现状与设施完好情况,随后分别与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一同清点室内物品,逐一核对清单细节,最终顺利完成房屋钥匙交接。“法官说理说法我都听进去了,虽然我感觉自己很委屈,但我不能对抗法律。”被执行人在交接时坦言,对法官的耐心与公正表示认可。申请执行人则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再三表达感谢:“没想到执行这么高效,太感谢法院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面对双方的认可,执行法官笑着说:“你们能认可法院的工作,我特别欣慰。过去的不愉快就让它过去,希望你们今后都能过好各自的生活。”
此时,在办公室的那碗午餐,早已凉透,但这份凉透的午餐,却见证了一名执行法官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从四次登门的耐心沟通,到放弃午餐的紧急赴场,梅艳文和他的同事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为民” 的初心。在他看来,执行不仅是兑现法律判决,更是化解矛盾、传递司法温度的过程。而这碗凉透的午餐,也成为铁西法院执行干警践行公平正义、守护群众权益的生动缩影——让公平正义在每一个执行案件中落地生根,让司法温度温暖每一位当事人的心。
初审:李学伟
复审:付新宇
终审:谢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