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刚走,中国的帐篷和食品就到了,马尼拉街头还在清淤,马科斯却已经登上军舰,和美军一起在南海“秀肌肉”。
家都没了,马科斯在南海干嘛?这边中国送来的是救命物资,那边美国送来的,是一位只会说“保持战略合作”的防长。
![]()
菲律宾的雨季本应在11月逐渐消退,但2025年的11月却被两场台风彻底打破平静。11月9日,台风“海鸥”以165公里/小时的狂风席卷吕宋岛北部,低矮的民居被掀翻屋顶,道路被洪水淹没,农田里的作物被冲毁。
三天后,台风“凤凰”以更猛烈的势头二次登陆,造成至少250人死亡,500余人受伤,106万人无家可归,80万人挤在临时避难所中。
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两轮台风共导致4143栋房屋受损,其中近800栋被彻底夷平,299条道路中断,143个港口停运,全国进入为期一年的灾难状态。
![]()
台风“海鸥”登陆时,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省瞬间陷入瘫痪。狂风撕碎了医院屋顶,暴雨引发的洪水冲垮了桥梁,农田里的稻谷被泥石流掩埋。
当地农民罗德里格斯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我种植的5公顷稻田在半小时内被洪水冲走,连种子都没留下。”更严峻的是,台风过后,部分地区出现饮用水短缺和疫情隐患——新台风“桃芝”正逼近菲律宾海域,可能引发二次灾害。
![]()
菲律宾的防灾体系暴露出严重问题。审计署报告显示,过去三年用于防洪的5450亿比索预算中,大量资金被挪用。
例如宿务省投资260亿比索修建的343项防洪工程,在台风来临时全线崩溃。这种腐败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超过18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菲律宾人损失1000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全国仅三成城市拥有完整排水系统,森林砍伐加剧了水土流失,山体滑坡风险激增。
![]()
在灾民安置方面,临时避难所的物资供应成为焦点。马尼拉某避难所的志愿者透露:“我们每天只能分到半瓶饮用水,儿童因营养不良出现腹泻症状。”尽管菲律宾政府宣布进入灾难状态,但救灾效率受到腐败指控影响。
11月初,参议院听证会揭露部分官员将防灾资金转入军事项目,引发街头抗议。总统办公室虽启动调查,但公众信任已严重受损。
![]()
面对灾难,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于11月11日宣布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这笔援助包括1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约140万美元的物资,总额折合菲律宾比索约1.41亿至1.42亿。
现汇部分直接用于医疗救治和临时安置,物资则包含帐篷、净水设备、急救药品等灾区急需物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纯粹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对菲律宾人民的友好情谊。
中央政府层面,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协调物资运输;地方政府如广西与菲律宾北伊罗戈省结为友好省份,紧急调配发电机和食品;在菲中资企业如华为菲律宾分公司组织员工志愿者,协助清理道路和转移灾民;华人华侨社团则通过募捐活动筹集善款,短短三天内将物资送达重灾区。
这种“国家-地方-企业-民间”四级联动模式,使援助物资在台风登陆后48小时内抵达灾区。
![]()
中国援助的历史脉络进一步彰显其持续性。自1975年中菲建交以来,每逢菲律宾重大灾害,中国从未缺席:2013年台风“海燕”后捐赠1000万元物资,2021年台风“雷伊”时运送1万吨大米,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提供5700万剂疫苗。
此次援助不仅包含应急物资,还计划派遣气象专家协助完善灾害预警系统,资助建设生态防洪堤,推广耐涝作物种植,从根源上增强防灾韧性。
![]()
在灾情持续之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政治动向引发关注。11月3日,菲律宾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签署协议,组建联合海上任务组,扩大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
此前,菲律宾已与美国举行230余次联合军演,包括代号“肩并肩-25”的万人级演习,演习区域覆盖黄岩岛附近海域。这种军事扩张与民生投入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国防预算暴增至6.3万亿比索,而教育、医疗预算大幅缩减。
马科斯的“联美抗中”政策面临内部挑战。根据OCTA民调,2025年4月马科斯支持率从65%降至60%,而副总统萨拉支持率升至58%。
经济数据更显严峻:2025年第一季度外国投资承诺暴跌82%,从1552.6亿比索降至279.9亿比索。菲律宾香蕉出口因质量问题和政治摩擦,20万吨产品滞销,蕉农面临失业危机。
![]()
外交层面,马科斯试图在东盟峰会上改善对华关系,但遭遇“已读不回”的冷遇。2025年11月韩国APEC峰会期间,中美领导人均未安排与马科斯会晤,暴露其战略困境。
分析指出,菲律宾需平衡地缘博弈与民生发展,避免沦为国际棋局中的“一次性工具”。正如中国驻菲大使馆声明所言:“政治归政治,生命高于一切。”
菲律宾的台风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它暴露出腐败对防灾体系的侵蚀,也凸显了国际援助中超越政治的人道精神。
中方援助的背后,是“仁”与“义”的传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而马科斯政府的选择,则关乎菲律宾能否在风暴中找到真正的安全锚点。
当110万人无家可归时,国际社会更应思考:如何让援助真正抵达需要的人,如何让合作超越对抗的阴云。这不仅是菲律宾的课题,也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