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设计周期缩短30%,材料浪费减少,船体精度提升,AI技术正让游艇制造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福建嘉信游艇有限公司董事长龚芸广在第二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上说。
11月11日,第二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龚芸广作为台湾商协会代表作主题演讲。
“我们正通过AI升级产品线,而这一实践与广西的优势深度契合。”龚芸广认为,广西“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是桂台产业合作的新的指向标,桂台可以依托广西的口岸优势与生态资源,共同探索“AI+生态+产业”的融合路径。
![]()
龚芸广在第二十一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窗口,具有发展游艇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北部湾独特的海洋资源和生态资源,开发帆船、帆板、潜水、海钓等滨海体育运动项目,推动建设游艇帆船公共码头、沙滩体育运动设施。而在龚芸广看来,除了政策、区位优势以外,广西的碧海蓝天、洁净水域也是不可或缺的,“游艇、海洋文旅等是依赖优质环境的产业,也是我们打造高端休闲产品、吸引全球游客的核心竞争力。”
龚芸广表示,福建嘉信游艇承接台湾嘉信产业脉络,继承“全产业链布局”的发展基因,在保留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环节的同时,正积极探索与广西的合作机会。
AI技术正重构传统制造业的生产逻辑,在游艇行业尤为明显。龚芸广在演讲中指出,AI技术已深入游艇制造的各个环节。“过去一艘游艇从设计到交付需数月甚至数年,通过AI参数化设计,我们能快速匹配客户需求,将设计周期缩短30%以上。AI驱动的智能产线还能实时优化工序,减少材料浪费、提升船体精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定制化’转型。”
“以AI赋能跨境供应链,让桂台联合研发的定制化游艇更高效地进入东盟市场;开发‘AI+海洋文旅’产品,如用AI智能导航、环境监测守护广西的生态红线;打造‘广西-东盟海上休闲旅游带’,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龚芸广在演讲中畅想桂台合作。
这一思路与广西正在推进的水上文体旅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发展广西水上文体旅装备 拓展消费新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将构建“6+12+N”水上文体旅体验基地布局,打造12个以上水上文体旅星级体验基地。
在龚芸广看来,桂台在游艇产业的合作,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范畴,承载着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共促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广西作为大陆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历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如今借助AI技术、生态资源、战略通道的叠加优势,桂台企业能实现‘1+1+1>3’的共赢。”
龚芸广表示,未来嘉信游艇愿继续作为桥梁,推动两岸游艇企业、科研机构在AI技术研发、生态标准制定上加强交流,也期待与广西的伙伴携手,共同打造“AI + 游艇 + 生态”的特色产业链。
(广西台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