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入魂的家味与匠心
![]()
导语
很少见餐馆以一味定其名的,而当“辛香味烧鱼馆”这六个字映入眼帘,便觉一股烟火气中裹挟着文化底蕴扑面而来。
辛香之味,早在《楚辞·招魂》中就有“辛甘行些”的记载,说明椒、姜这类辛辣的调料在楚国的日常饮食中常见。而这“辛香”二字,绝非寻常味觉标签,而是荆楚饮食文化穿越千年的鲜活注脚。
![]()
微辣为辛,醇厚为香,这辛而不燥、浓而不腻的味觉特质,正是楚菜“鲜香微辣、本味绵长”精髓的高度凝练,是祖辈用岁月沉淀的饮食哲学。
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盛誉,荆楚儿女对鱼的热爱,早已融进血脉、刻入基因,那一缕鱼鲜,是楚地味觉记忆最鲜明的标识,更是这家烧鱼馆藏在烟火气里的灵魂密码。辛香味烧鱼馆,真的是一个对荆楚大地鱼米之乡最深情承载与礼赞的好名字。
![]()
01
明档见真章:烟火入眼,匠心入心
踏入辛香味烧鱼馆的瞬间,仿佛隔绝了市井的喧嚣,坠入一片楚地烟火与岁月温情交织的秘境。大厅食材加工和展示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沉醉,是安心与诱惑的双向奔赴。真的让人有种“未食先醉”的感觉。
![]()
大厅的明档食材区,是一场献给食客的感官盛宴。各式搭配精妙的美味陈列其间,让“吃什么”不再是盲目的猜测,而是看得见的安心与期待;水族箱里,鲜活的游鱼银鳞闪烁、自在悠游,每一次摆尾都彰显着极致的新鲜;时令果蔬被薄雾轻轻萦绕,宛如大地打翻的调色盘,晕染出自然的本真色彩;砂锅中的老火靓汤正咕嘟作响,乳白的汤色裹挟着食材的原香,不疾不徐地漫散开,那香气不浓烈却极具穿透力,丝丝缕缕都勾得人腹中馋虫蠢蠢欲动。
![]()
大厅一隅,腊鸡挺立,沉淀着时光赋予的脂香;干笋静卧,封存着山林浸润的清冽。一肉一蔬间,尽显厨者独到的匠心视野。
抬头望去,屋顶的竹简木质纹理泛着岁月的柔光,那些镌刻其上的字句,既是写给每位食客的饮食情书,也是厨者坚守初心的匠心座右铭。而整齐排列的配餐食材,一碗一碗,盛着山川四季的馈赠;竹签上的菜名,如同一组组等待被唤醒的味蕾密码,牵引着人们探寻美味的脚步。
![]()
辛香味烧鱼馆的明档厨房,是对食客最坦诚的告白,让食客清楚的看到这里没有添加剂的堆砌,只有食材本身的纯粹本真;没有隐藏,没有将就,只有对食材品质与烹饪工艺的绝对自信。这份无需言说的温暖与安心,未等落座,便已将人心悄悄俘虏,让每一位食客在烟火氤氲中,感受到久违的真诚与暖意。
02
匠心出美味:每一口都是与楚味灵魂的邂逅
如果说明档与环境是辛香味烧鱼馆的体面,那么菜品出品便是它扎根市场的底气。这里的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师傅们的匠心巧思,都藏着楚菜的文化精髓,每一口咀嚼,都是味觉与楚味灵魂的深情邂逅。
椒麻鮰鱼
鮰鱼肉质丰腴、刺少肉嫩,是诠释椒麻风味的绝佳载体。辛香味的椒麻鮰鱼,从选材便尽显用心——新鲜鮰鱼放血后切成厚片,以淀粉细细抓匀,锁住鱼肉的滑嫩口感。端上桌时,一锅绿意盎然的葱香裹挟着花椒与辣椒的浓烈香气扑面而来,瞬间点燃食欲。夹起一片鱼肉,丰腴弹滑的肉质在口中化开,椒麻的滋味层层递进、瞬间炸开,鲜、香、麻、辣互不抢镜又相得益彰,既不呛喉又极具冲击力,每一口都让人热血沸腾、难以忘怀。这味道,是川味与楚味的巧妙碰撞,是厨者对味道平衡的精准把控,是不同地域饮食文化在楚地烟火中的完美交融。
![]()
糍粑武昌鱼
武昌鱼,这一楚菜中的经典食材,在辛香味的厨房里被赋予了独有的韵味。夹起一块鱼肉,外酥内嫩的质感在齿间绽放,鱼皮的酥脆与鱼肉的鲜嫩交织缠绕,油炸后的香醇与糍粑的软糯相互映衬,回味悠长。这不仅是对楚菜传统技艺的虔诚传承,更是对味觉体验的极致创新,每一口都让味蕾为之雀跃,让楚地的鱼鲜之美在舌尖生生不息。
![]()
![]()
清蒸大白刁
大白刁肉质细嫩,是清蒸做法的绝佳之选。这道菜的精妙之处,在于出锅的最后一道工序——淋上蒸鱼豉油,撒上翠绿葱花,浇上滚烫的热油,“滋啦”一声,香气瞬间迸发,弥漫整个空间。清蒸大白刁,鱼肉细嫩、入口即化,没有过多调料的堆砌,只有鱼肉本身的鲜香,原汁原味、鲜美至极,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是辛香味大厨们对食材的深刻理解,是用楚菜蒸功夫演绎的极致美味,简单却不简约,平凡中见真章。
![]()
葱香河虾
鲜活的河虾个头饱满,虾身黄红相间,散发着浓郁的葱香与虾的本鲜。虾肉饱满Q弹,入口辛香鲜美,只有河虾本身的清甜与葱香的醇厚在舌尖萦绕,没有多余的味道干扰,每一口都是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诠释,让人感受到人间最质朴的满足与幸福。
![]()
排骨红烧肉
这道菜,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刻在每个人记忆深处的温情符号。选用优质排骨、土猪肉搭配土鸡蛋,经慢火细炖而成。成品色泽红亮诱人,排骨炖得脱骨入味,五花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卤鸡蛋吸满了肉香与酱汁的精华,咸香可口。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涌上心头,仿佛穿越回童年时光,妈妈端出这道菜时,全家围坐、欢声笑语的温馨场景历历在目,让味蕾在美味中感受亲情的温暖。
![]()
腊肉煨笋尖
腊肉,是时光酝酿的味道;笋尖,是春天馈赠的味道。当两者在砂锅中相遇,便是一场跨越季节的美味邂逅。煨制过程中,腊肉的香鲜与笋尖的清香相互渗透、彼此成就。成品的腊肉煨笋尖,笋子绵柔脆嫩,吸饱了腊肉的油脂与香味,变得鲜香醇厚;腊肉则因笋尖的清新中和,褪去了油腻,多了几分清爽,香鲜浓郁。两者相得益彰、味道绝佳,让人一口接一口,欲罢不能,在舌尖感受时光与自然的双重馈赠。
![]()
雪菜烧肥肠
肥肠的烹制,看似简单,实则最见功夫。辛香味的师傅们将做鱼的精巧细心融入家常菜的制作,以对美味的虔诚与敬重,为肥肠与雪菜的浪漫邂逅铺就基石。处理干净的肥肠软糯而有嚼劲,带着特有的鲜香,不腥不腻;雪菜脆嫩爽口、咸香开胃,两者搭配,味道独特、诱人食欲,每一口都直入灵魂,让人在寻常食材中品味到不寻常的匠心。
![]()
![]()
腊肉炒菜苔
菜苔,是楚地冬季的时令珍蔬,脆嫩清香;腊肉,是时光沉淀的美味,醇厚香浓。两者的结合,是时光与鲜蔬的完美对话。锅中放入腊肉油脂,加入蒜末爆香,放入菜苔大火快炒,既锁住了菜苔的脆嫩口感,又让其充分吸收腊肉的香鲜。成品的腊肉炒菜苔,菜苔脆嫩化渣、鲜甜味美,腊肉因菜苔的清新而更显香醇。这道菜没有复杂的调料,只有食材本身的纯粹味道,却让人感受到最本真的美味,是属于楚地冬日独有的味觉记忆。
![]()
锅边馍
作为配菜,锅边馍绝对是整餐的点睛之笔。选用优质面粉,加入温水与酵母,发酵至两倍大,揉成光滑面团。在砂锅边缘抹上一层薄油,将面团搓成条状,小心翼翼地贴在锅边,小火慢烤,直至底部焦香、顶部松软。出锅后的锅边馍,既有松软面团的香甜,又有焦香的酥脆,口感丰富、层次分明。掰一块放入口中,松软部分入口即化,焦香部分带着淡淡的麦香,让人欲罢不能。这道锅边馍,是对传统农家美食的坚守与传承,更是用餐过程中的一份小惊喜,让烟火气中多了几分质朴的温暖。
![]()
辛香味烧鱼馆的鱼好吃,早已是食客们的共识,而更难得的是,这里的每一道菜都能给人味蕾的惊艳,细品之下,更能感受到心意的流淌。仿佛每一口都藏着对风味的敬畏,每一味都饱含着对食客的真诚。他们把寻常烧菜做成了直抵人心的温暖美味,让吃过的人都久久难忘这份独有的鲜香与用心。
03
匠心铸品质:辛香漫溢,美味自来
辛香味烧鱼馆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运气加持。是他们在对楚地食客味觉深处情感诉求的精准拿捏基础上,秉承“好味道源于好食材,真功夫成就高品质”的理念,不搞花哨的营销噱头,不做虚假的宣传包装,笃定对食材的极致追求,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味道的纯粹坚守的结果。正是如此,他们也赢得了无数赞誉和嘉奖。
![]()
以中国烹饪大师陈新乐领衔的厨师团队,更是将“用心”二字刻进每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中,不逐浮华,不欺食材,用极致的耐心把控火候的分寸,在日复一日的烹饪实践中,坚守对风味本真最赤诚的热爱与传承。让每一道菜都成为连接食客与地域文化、味觉记忆的情感纽带。让楚菜的精髓在烟火气中代代相传,最终在岁月的沉淀中赢得市场的长久认可与食客的衷心喜爱。
![]()
![]()
真心祝愿辛香味烧鱼馆的烟火,能酿出这座城市独有的味觉记忆——让每一缕鲜香都成为时光的锚点,每一口滋味都化作人心的归舟,最终长成一方水土的味觉根脉,让每个寻根者都能在此,触摸到城市与故乡最温暖的心跳。
![]()
![]()
作者简介:李继强,美食博主,烹饪高级技师。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特聘美食研究员,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评委。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吃的智慧》和《食见生活》作者。
《食话强说》同步
视频号、抖音号、网易号、
小红书、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罗一闻
图文编辑:追光工作室
摄影技师:周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