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集美软件园三期研发大楼内,屏幕光影流转——搭载国产GPU的服务器正流畅渲染复杂工业模型,实时精度比肩国际顶尖水平。这颗强劲“中国芯”,来自2024年10月扎根集美的芯瞳半导体。作为集美招商并购基金引进的首个重点项目,这支深耕GPU领域十六载的团队,正以硬核实力书写国产高性能GPU的突围故事。
![]()
0
1
![]()
“一块显卡就能实现6块高清屏任意组合,以前得两三台电脑才能完成!”
在产品展厅,芯瞳半导体技术(厦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周平手中的C46显卡虽小巧,却藏着“大能量”。搭载自研CQ2040 GPU的这款产品,不仅稳居国内多屏显示领域领先地位,更成为首个支持UE4&UE5渲染引擎的国产GPU,为数字孪生、元宇宙提供全国产解决方案。
![]()
这份底气,源自一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铁军”。2009年,西安邮电大学韩俊刚教授与相关留美博士组建国内首支GPU研发团队,从最基础的GPU C模型起步,攻克多个“从0到1”的技术突破。2019年芯瞳半导体成立后,团队构建起行业领先的超大规模SOC芯片设计平台,将芯片架构验证周期缩短40%,逐步形成从芯片架构设计到软件生态构建的全栈研发能力。
![]()
如今,芯瞳已推出两代全国产GPU,手握100余项发明专利,完成与飞腾、华为鲲鹏等60余家主流软硬件的兼容认证,产品广泛应用于信创、工业控制、智能交通等领域。“我们的芯片集图形渲染、通用计算以及AI计算于一体,性能对标国际主流产品,补缺国内市场空缺。”创始人黄虎才的话语中,满是自主创新的底气。
![]()
02
![]()
“选择集美,是技术理想与产业生态的双向奔赴!”
谈及总部迁址,刘周平直言不讳。作为厦门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集美已构建起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聚集2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再加上半导体工业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高科技企业搭建了成长“黄金舞台”。
![]()
落地后的“保姆式”服务更让企业暖心。集美产业促进基金及时注入缓解研发资金压力,产业链对接会促成与腾讯云、神州信息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一对一”人才通道快速补齐技术团队缺口。“有问题随时找对接人,响应快、效率高,这样的营商环境就是我们的发展底气!”刘周平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对集美的深度认可。
![]()
优质生态孕育成长加速度:
2025年2月,芯瞳GPU成功适配DeepSeek大模型;
7月,一举斩获福建省“未来独角兽”殊荣;在海创会、湾芯展等盛会上,其“尘起”系列GPU凭借高可靠性赢得行业广泛关注。
![]()
03
![]()
“明年第三季度,第三代GPU芯片GB3000将实现流片,性能对标国际主流架构!”
指着产品规划图,刘周平描绘着发展蓝图。这款面向高性能渲染、AI加速计算的新一代芯片,将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提供安全可控的算力底座,推动国产GPU全面替代。
除了硬件迭代,芯瞳还推出企业级AI管理平台Tokenlake,集成大模型应用、智能翻译、代码生成等多种功能,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为企业数据安全保驾护航。按照“三步走”市场战略,芯瞳已在信创等相关领域站稳脚跟,下一步将拓展至互联网领域,未来进军个人消费市场,构建全场景产品矩阵。
![]()
芯瞳的成长,也为集美产业升级注入“芯”动能。作为厦门首家GPU总部企业,它正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助力厦门打造东南沿海“AI算力港”。根据行业预测,2027年厦门有望形成百亿级GPU产业集群,而芯瞳,正是这幅“算力星图”中最亮的坐标。
![]()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帅浩
▌编辑:林琼怀 责编:李蕾
▌编审:丁跃武 终审:刘意婷
▌天下集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