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3日,德国联邦议院正式通过2026财年国防预算案,将国防开支提升至827亿欧元,较上一年度激增32%。这一历史性预算增幅,叠加此前修宪放宽债务刹车条款的铺垫,标志着德国告别战后军事克制传统,其军备扩张步伐正推动欧盟防务格局迎来数十年未有的深入升级。此次预算案明确了大规模军备采购清单:追加订购15架F-35隐形战斗机,使总采购量达50架,以替换老旧的龙卷风战机;签署35亿欧元合同采购274辆山猫2型装甲侦察车,单辆造价高达1470万美元;同时推进豹-2主战坦克升级与无人机、防空系统采购,全部补强装备短板。德国总理默茨在议会辩论中强调,这是对新安全现实的回应,目标是打造欧盟强大的常规军队,履行对北约的防务承诺。支撑这场军备扩张的,是德国财政哲学的根本转变。2025年3月,德国联邦议院以513票赞成的高票数通过《基本法》修正案,允许国防等战略领域开支不受债务刹车限制,并设立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为军备建设与基础设施投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直言,变革的推动者德国正通过财政发力,为欧洲防务转型注入动力。在单边扩张的同时,德国正以双轨策略领导欧盟防务整合。一方面与法国加速推进未来地面主战系统(MGCS)研发,新设联合项目公司,计划2040年前用新一代互联战车替换豹-2与勒克莱尔坦克,该项目已吸引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兴趣;另一方面推动欧盟长久结构性合作框架扩容,试图将防务从武器研发延伸至联合部署、后勤协同。但这一进程仍面临多重挑战:德国军事人员缺口、军工供应链瓶颈等问题短期内难以缓和,国内反战反思思潮也对军备扩张形成制约;德法在防务领导权上的暗战、美国对欧洲自主防务的隐性干扰,以及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对德国军事崛起的警惕,都可能影响欧盟防务的推进节奏。分析指出,德国的军备扩张不仅是对俄乌冲突的应激反应,更暗藏升级欧洲安全秩序的野心。随着德国从经济引擎转向防务核心,欧盟内部“安全责任再分配”已不可避免,一个以德国为领导、自主防务与北约框架并行的欧洲安全新架构,正在争议中逐步成型。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