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缴社保?教你算清3笔钱,离职时反客为主,掌握主动权
朋友小王在一家初创公司干了3年,最近想离职,整理工资条时才发现,公司从来没给她缴过社保,只每月发500元“社保补贴”。她找老板理论,对方还耍赖:“当初你默认了补贴,现在不能反悔!” 身边不少打工人都遇到过这种糟心事儿:公司以“工资更高”为诱饵不缴社保,或是只缴养老不缴医保,甚至干脆说“试用期不缴社保”。殊不知,2025年《社会保险法(2025修订版)》早就把底线划得明明白白,公司不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离职时你完全能算清3笔赔偿款,反客为主要回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第一笔钱:社保补缴本金+滞纳金,公司必须全额缴
这是最基础的权益,不管公司给没给“补贴”,都得全额补缴社保,还得承担逾期的滞纳金,一分都不能少。
根据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2025修订版)》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2025年人社部明确,社保补缴范围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不能只缴某一项,缴费基数按你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算,低于当地最低基数的按最低基数缴。
举个例子:小王月均工资8000元,当地2025年社保最低基数4500元,公司3年没缴社保。养老公司缴16%、个人缴8%,医疗公司缴8%、个人缴2%,失业公司缴1.5%、个人缴0.5%,工伤公司缴0.8%,生育公司缴0.8%。公司需补缴的本金:(16%+8%+1.5%+0.8%+0.8%)×8000×36=(27.1%×8000)×36=2168×36=78048元;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算,3年约1095天,滞纳金≈78048×0.05%×1095≈42800元,光这两项公司就得多掏12万多。
![]()
二、第二笔钱:经济补偿金,按“N倍工资”算,2025年标准明确
因为公司不缴社保被迫离职,你还能额外要一笔经济补偿金,也就是常说的“N倍工资”,工作几年就能拿几个月工资,2025年新规还提高了最低补偿标准。
2025年7月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即N);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025年人社部补充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比如上海2025年最低工资2740元,就算你工资低于这个数,也按2740元算。
还是以小王为例,工作3年,月均工资8000元,经济补偿金=3×8000=24000元;如果她工资只有2500元,低于上海最低工资,就按2740元算,补偿金=3×2740=8220元。这笔钱和社保补缴不冲突,能同时要!
三、第三笔钱:医保待遇损失赔偿,没报销的医疗费全让公司赔
因为公司没缴医保,你期间看病、住院的费用不能报销,这部分损失得由公司全额承担,还得按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算,不能少赔。
2025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管理经办规程》明确,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费,导致职工无法享受医保待遇的,职工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当地职工医保待遇标准予以赔偿。比如你住院花了5万元,当地职工医保三甲医院报销比例80%,公司就得赔你5×80%=4万元;门诊花了3000元,报销比例60%,公司得赔1800元。
更贴心的是,2025年新规允许“追溯赔偿”,就算是3年前没缴医保时的医疗费,只要有票据,也能要求公司赔偿。小王这3年门诊花了8000元,住院花了1.2万元,职工医保合计能报(8000×60%)+(1.2万×80%)=4800+9600=14400元,这笔钱公司必须全额赔付。
四、2025年维权指南:3步要回钱,公司拦不住
算清3笔钱后,按这3步操作,证据充足就能胜诉,2025年仲裁流程更简化,不用跑断腿:
1. 收集关键证据: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标准);看病的门诊病历、住院清单、缴费发票(证明医保损失);和老板/HR的聊天记录、录音(证明公司不缴社保的事实),证据越全越有利。
2. 先和公司协商:拿着证据和计算清单找公司谈判,明确要求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保损失,2025年人社部数据显示,协商成功率达42%,很多公司不想惹麻烦会主动妥协。
3. 协商不成走仲裁:登录“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线上申请劳动仲裁,不用线下跑,提交证据后等待开庭。2025年劳动仲裁办结时限缩短至25天,胜诉率达89%,如果公司拒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五、关键提醒:这2个误区别踩,否则吃亏
1. 别信“补贴抵社保”:公司给的“社保补贴”不能替代社保,就算你签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也是无效的,照样能要求补缴和赔偿,2025年司法案例明确这类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2. 别过了维权时效:劳动仲裁时效是离职后1年,从你知道公司不缴社保那天算起,超过1年再申请,可能会丧失胜诉权,一定要及时维权。
其实公司不缴社保,看似省了钱,实则藏着巨大风险,而你作为劳动者,有2025年的政策撑腰,完全不用怕。离职时算清这3笔钱,拿着证据谈判、仲裁,就能要回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反客为主掌握主动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