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手也更多地伸向了这个群体。他们往往对新技术了解不深,却又保持着对信息权威性的信任,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骗局目标。作为子女或晚辈,除了时常提醒和科普,一个非常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动帮家人的手机进行一些关键的安全设置。这些设置如同为手机筑起一道防护栏,能从技术上拦截大部分常见的诈骗风险,为长辈的财产安全增添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
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开启来电识别与骚扰拦截功能。目前主流品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以及众多安全软件,都内置了强大的防骚扰功能。我们需要帮助家人在手机的“设置”菜单或安全中心App中找到这一选项,并确保其处于开启状态。这个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并标记大量被其他用户标注为“诈骗电话”、“骚扰电话”或“广告推销”的来电。当这类号码呼入时,手机屏幕上会清晰地显示警示信息,甚至在响铃前就自动静音或直接挂断。这能极大地减少家人接听诈骗电话的机会,从源头切断许多以“公检法办案”、“社保卡异常”或“理财产品推荐”为开端的骗局。
![]()
在设置好来电防护后,接下来需要对风险更高的短信和网络链接进行管控。许多养老诈骗始于一条看似官方的短信,内容涉及“社保金发放异常”、“百万医疗保障即将收费”或“点击链接领取养老金补贴”等。我们可以引导家人养成一个关键习惯:绝不轻易点击任何短信或微信中附带的陌生链接。为了加强防护,我们可以在家人的手机浏览器设置中,开启“安全浏览”或“欺诈网站警告”功能。当用户尝试访问已知的恶意网站时,浏览器会弹出全屏警告,阻止继续访问。同时,在微信的“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中,可以考虑关闭一些容易被利用的入口,如“附近的人”或“摇一摇”,以减少接触陌生人的风险。
第三项关键设置关乎最终的支付安全。如果家人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我们务必帮助他们检查并设置支付App的安全锁。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都在“安全设置”中提供了“指纹支付”或“手势密码”开启支付的选项。务必为家人在进入支付界面时增设这道“进门锁”。更重要的是,需要和他们反复强调一个“终极原则”:无论对方以任何理由索要,短信验证码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人。可以帮他们在手机设置中隐藏短信的预览内容,防止验证码被旁人瞥见。正规的金融机构或平台客服,是绝不会向用户索要短信验证码的。
最后,一项简单却充满温情的设置是,将子女或可信赖的亲属号码设置为紧急联系人。无论是智能手机自带的SOS紧急求助功能,还是通讯录中的“个人收藏”列表,明确标注好的家人号码能让长辈在遇到任何疑惑或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找到最值得信赖的人进行核实。这份安心,是任何技术防护都无法完全替代的。
为家人的手机进行这些设置,整个过程或许只需要十几分钟,但它所构建起的主动防御体系,却能长期、有效地运行。它不能保证100%隔绝所有骗局,但能极大地提高诈骗分子的作案门槛,为家人的思考和核实留出宝贵的时间。数字时代不应将长辈隔绝在外,通过我们举手之劳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安全、更安心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