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上汽的转型之路,在知行合一中书写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今秋11月的申城,寒意似乎比往年更沉几分。秋风掠过街巷,卷起片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地,连空气里都浮着层若有若无的阑珊。
而同样扎根在这座城市里的上汽集团总部,此刻却翻涌着截然不同的温度——当暮色裹着凉意漫过楼宇,这里的窗灯依然连成一片暖海,明明灭灭的光晕穿透冷冽的风,将整栋建筑烘得透亮。
![]()
在寒风中屹立的上汽集团切身阐述了何为:蓄势腾飞的企业,从不在喧嚣里显山露水,最灼人的活力,往往沉淀在最静默的坚守中。
而这一切,源于上汽集团自去年开始的一场重塑筋骨的变革。如今,这场“蜕变之旅”已然进入了收获期。最新的战报佳绩,就是市场对上汽在这场蜕变最直接的肯定——10月份销售整车45.4万辆,同比增长13%,实现连涨;1-10月累计销量364.7万辆,同比增长19.5%,领跑行业;自主品牌占比突破64%、海外单月首破10万辆……
![]()
这些放在行业里都足够令人侧目的数据,正是上汽集团在深化改革后的实力勋章。
“猎豹已然奔跑”
两年前的上汽,正经历着百年未有的行业剧震。
燃油车市场持续收缩,新能源赛道百舸争流,海外竞争已至短兵相接——深耕行业六十载的“老牌巨轮”,也曾一度在时代浪潮中迷失航向。
从派出多支“探路小队”感知市场脉搏,到启动局部战略转向试探边界,再到反复校准修正前行轨迹,这场小范围的试错与调整,最终让上汽深刻领悟:要真正扭转困局,唯有以去芜存菁的决心推进自上而下的体系重塑,方能在剧变中重铸筋骨、重寻航向。
![]()
想要破除迷雾,唯有找对方向和认清“本质”。上汽集团意识到,改革的本质,是打破惯性思维的桎梏。因此,它的变革之路,从打破组织藩篱开始:自去年下半年起,上汽集团先后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链条打通包括产品定义、开发、生产和营销环节。
打破原有规则是需要勇气且能够忍耐恢复期的,但好在冬天只是序章,春天才是永恒篇章。上汽集团也在这个深秋时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销量、营收双增,净利润翻了近6倍。
![]()
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10.4亿元,同比增长85.9%,为企业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这种“有质量的增长”得益于上汽对产销存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对运营效率的全面提升,展现出深化改革带来的良性发展态势。
这意味着,重塑后的上汽集团不仅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快”节奏,还在以更敏捷、迅猛的速度以及更健身的体魄向更远的方向奔跑。
爆款打造夯实市场增长基石
当我们深入去解析上汽集团这场变革所带来的企业、市场效应,就会发现,上汽集团本轮增长并非依赖单一板块的偶然爆发,而是源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体现出均衡发展的健康态势。
![]()
其中,自主品牌在10月份销量达30.6万辆,同比增长22%,今年累计销量达235万辆,同比增长28.3%,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4%;新能源则是再创新高,10月销量20.7万辆,今年累计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42.5%;海外市场累计销售新车86.2万辆,同比增长2.2%。三者强强结合后,为上汽集团的向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动能。
而在新三驾马车的增长乐章上,跃动着上汽集团以技术创新、洞察用户需求、供应链协调等多个板块组成的产品。如今,这些现象级的作品,正成为驱动业绩持续攀升的核心引擎。
![]()
尤其是在最近两个月,上汽踏入新品绽放周期,多款搭载前沿科技的座驾驶入市场,以强劲的产品里掀起行业热浪:8月底,MG品牌全新力作MG4登场,不仅成为全球首款批量搭载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更是携同级独有的铝稀土合金一体式热管理系统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而来。预售订单突破4.5万单,上市40分钟大定订单过万,累计大定破6万,都为这款产品的成功写下了有力注脚;
9月10日,新一代智己LS6(参数丨图片)上市,凭借上汽自研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成功虏获市场认可:预售订单突破5万辆,上市27分钟锁单破万,重新定义了20万级SUV的技术标准;
![]()
9月23日,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正式上市,新车以15.98万元起的亲民价格实现了增程版本车型1360公里超长续驶里程,更是达成了预售29天累计订单超16万,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的亮眼成绩,成为主流SUV市场的“破局者”。
![]()
更有奥迪E5 Sportback、荣威M7 DMH、别克至境L7等新锐车型接踵而至,织就一张绵密的产品攻势网。在自主品牌活力前行的同时,上汽集团也进入了反哺合资阶段,通过技术输入实现新增长模式,一如上述提到的奥迪E5 Sportback及别克至境L7。
这样的“爆款密集绽放”,不仅是上汽技术积淀转化为市场动能的鲜活印证,更彰显着核心技术赋予产品的硬核竞争力——当行业尚在性价比的红海中辗转,以鲜明技术标签突围者,终能撕开市场的天幕。
打造坚实“筋骨”提供向上势能
若将组织改革比作贯通血脉的经络梳理,爆款产品的持续涌现是展露蓬勃生机的外在肌理,那么技术攻坚便如同锻造支撑全身的铮铮筋骨。
当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体系化的创新动能交融生长,上汽集团终是淬炼出了独属自己的“技术印记”——那是刻在基因里的创新密码,是融在血脉中的研发底气。
在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的现场,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以“科技生命体”为喻,徐徐展开一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长卷:围绕“智慧脑、健壮身、强劲心”三大维度,编织起脉络清晰的技术网络,既展露出对未来出行的深邃洞察,亦勾勒出完整的技术布局蓝图。
![]()
“智慧脑”是感知世界的神经中枢,上汽集团在此倾注了对智能网联的极致探索。从L2辅助驾驶到L4自动驾驶的全链路技术攻坚,他们步步为营,终让行业首个“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落地生根。
这一突破不仅让上汽成为业内唯一手握乘用车与商用车L4级智能网联商业化示范运营“双牌照”的企业,更开启了智能驾驶的新纪元。而与OPPO共研的“手车互联”智能座舱,更似一场跨设备的温柔对话——手机桌面如流云般自然“驶入”车内,应用切换流畅如呼吸;与豆包联手打造的深度思考大模型,则重新定义了人车交互的温度,让每一次对话都有"善解人意、机敏善思、洞见场景、精准控场"的灵动感,将冰冷的科技淬炼成了有情感的陪伴。
![]()
“健壮身”是守护安全的钢铁铠甲,上汽集团以首创的“主/被动一体”智能安全系统,为每一段行程筑起铜墙铁壁——更坚固的车身架构如磐石稳立,更灵敏的底盘响应似猎豹蓄势,更精准的动态控制若绣娘穿针,共同守护着车辆的从容姿态。
数字底盘更是历经两代进化,将制动、驱动、转向、悬架系统纳入统一智控,无论面对何种驾驶模式或复杂路况,都能让车身保持优雅平衡。这份对安全的偏执,更体现在严苛的标准里——上汽以高于国标30%的要求自我加压,旗下“魔方”电池更是以6倍于国标的极限时长接受考验,最终交出了“零自燃、零热失控”的安全答卷,将“安全”二字写成了行业标杆。
![]()
“强劲心”是驱动前行的澎湃引擎,上汽集团在动力系统的精进之路上从未停步。DMH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一举跃升至46.3%,站上全球技术巅峰;搭载该系统的荣威M7 DMH,CLTC综合续航里程傲人突破2050公里,能耗却低至2.5L/100km以下,俨然一个“节能标兵”。
更令人惊喜的是“恒星超级增程”,以450公里的行业超长纯电续航与800V超快充技术,温柔化解了用户“续航焦虑、补能不便、冬季衰减、亏电体验差”的出行痛点,将技术改变生活的烙印深深镌刻在新能源赛道。
从技术锐度审视,上汽集团“智慧脑、健壮身、强劲心”的技术标签,无疑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指明了崭新航向。
所谓“科技生命体”,大抵如此——既有感知世界的灵慧,亦有守护安全的坚韧,更有驱动前行的力量,终将在时代的长路上,走出最坚实的足迹。
总结:
上汽集团以自身实践深刻诠释了“改革永远在路上,创新永远没终点”的时代内涵——它不仅用发展轨迹印证了这一论断的深刻性,更从转型探索中为行业提炼出关键启示:真正的变革绝非局部优化,而是体系能力的持续跃升。
![]()
面向未来,这个曾以规模扩张见长的汽车巨头,正以“智慧脑”“健壮身”“强劲心”的三重驱动重构核心竞争力,朝着“全球移动出行科技领导者”的战略目标发起全速冲刺。
正如古人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上汽的转型之路既蕴含着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洞察(道),又落脚于具体能力的扎实构建(器),在知行合一中书写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