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有14亿人口,人们经常会感觉“到哪都是人”,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国人口缩水到了4亿,会不会同样感到人多呢?
其实,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人口的结构同样也会发生改变,那么到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
4亿人口这个数据,是2021年中国老龄健康发展中心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共同举办的人口论坛中,北大副教授张俊妮所提出的。
她根据我国从2002年到2020年这一段时间的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大数据发展模型,并且参考日本以及联合国人口组织的数据做出的结论。
张俊妮认为,在2070年时我国人口会降低到10.4亿左右,到了2121年左右就会降到4亿。也就是说,在未来10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数量将会不升反降,直接缩水10亿人。
那么,张俊妮的这种说法有没有可信度呢?
![]()
作为一名哈佛大学毕业的统计学博士,回国之后的张俊妮曾经参加过国内很多重要数据的统计工作,并且曾经获得北京大学的理想教材奖。
可以说,张俊妮的数据统计专业知识是不需要质疑的,并且我国已经出现了新生人口降低的情况。
根据我国人口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时人口为14.12亿人,但是到了2023男却已经变成了14.09亿人,2024年新生儿的数量虽然稍微有些提升,但仍然保持总体数量下降到了14.08亿。
也就是说,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二胎、三胎补助,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刺激年轻人结婚降低了婚姻登记的门槛,但新生儿持续降低的这个事实,却是真实存在的。
![]()
根据专家预测,2025年的新生儿数量不会超过900万,或许会在700万到800万之间,这个数据已经是从2016年到现在新生儿数量的最低点。
人口的数据发展,其实是有一定惯性规律的,就像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在快速行驶中踩下刹车,人们就能够根据重量和速度计算出惯性滑行的距离。
同样,张俊妮等统计专家的判断数据,就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以及国家的社会情况来计算的。
虽然当下中国人口14亿,但是随着惯性发展的结束,人口的数量从2022年开始其实就已经进入到了“负增长”时期,而这种“负增长”的惯性也将会形成一种“负向增长”的惯性。
![]()
所以,从人口发展的规律方面来看,2035年人口跌破14亿、2050年降低到10亿,也是可能出现的。
当然,这种数据的前提是要维持现有的社会发展规律,一旦出现了大规模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控外力的介入,这个数据也是无效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