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林sir
从深圳宝安机场出发,沿珠江入海口一直向东莞内地深入,行至四面环水的沙田镇立沙岛,便可以望见一座长条状大型智能瓷砖工厂。
55岁的湖南人洪庆复干传统工厂管理超过二十年,因出了名的胆子大,被称为“十胆复”。
最勇敢的人从事最有挑战的工作,这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在中国制造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的进程中,一批像洪庆复这样的传统工厂人,正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数智工厂的建设浪潮中。他们凭借多年一线经验,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在传统产业绿色智能升级转型方面不断探索着新的可能。
在投产接近两年之际,我们前往东莞,希望记录这座颇具典型性的智能工厂真实、具体的一面,借此反映普遍建设中的智能工厂的新进展,与一线人士的新思考。

一线:一人一工序、
智能机器人巡检、重构能源体系
整个园区占地348亩,建筑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比国家体育场“鸟巢”多出10万平方米。
那是一个工作日下午,初步观感是:环境干净、空气清新,工厂园区有大片草坪和绿植;不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厂,不少工序低至只有一人在岗。
![]()
工厂园区内的绿植
据了解,传统每条生产线需要120—150人,如今只需约35人,人工数量降低70—80%。
目前已建成的一条一体化产线,覆盖从泥沙原料到瓷砖成品打包全流程,主要生产超大规格高端陶瓷岩板。
工序最前段的泥沙原料浆化与粉化两大生产环节,依靠两个临近独立厂房完成,分别为原料车间与喷雾塔车间,由两个中控室统筹操控,可以一键启动;随后原料输送到工厂二楼,进入压制、窑炉烧制、淋釉、喷墨等核心环节,出奇地明亮、噪音低、不炎热、无异味;工厂一楼,主要为后段的质检、包装产线,整条产线运转高效有序,一片片瓷砖经由精密检测后自动分拣、整齐打包,源源不断输出。
直接感受背后,主要依托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
◎ 首先,智能化表现在全流程。泥沙原料浆化这一环节,以前是铲车师傅控制原材料配比,如今通过中控室输入配方比例,通过独立电子秤可实现精度自动配比各类原料。
窑炉烧制瓷砖对温度控制要求极高,砖胚的表温度与底温度要求不同,实际温度必须达到标准温度。传统控温的方式是靠人工巡检,如今则采用智能云控哨兵系统,实现智能机器人不间断巡检并预警,巡检一圈约40分钟。
![]()
智能云控哨兵系统
以此类推,在淋釉、喷墨、质检、包装等环节,同样通过机器大量取代人工。
尤其显示出精细的智能化设计的是:包装环节前有一台AI检测机,它不仅可以识别不同图案的瓷砖;还可检测针孔大小的表面缺陷及尺寸偏差,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分流至不同轨道传输,实现检测分拣和包装的全自动化。
◎ 其次,绿色化方面,不仅包含管理制度的优化,更突出设备设施的创新。比如,基于智能化能力,泥沙原料浆化与粉化这两大生产环节通常在晚上进行作业,而晚上可以用谷电,每度电价格比峰电便宜6毛钱,运行一晚可提供一条产线两天的原料用量。
在粉化这一生产环节的燃料使用方面,在使用天然气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质燃料以及设计了专门的大型燃烧炉,成本降低至天然气的三分之一,已实现替换50%的天然气。
园区的草坪下,隐藏着一个个雨水收集池,可储存约3000吨积水,并转用于生产环节,循环利用率100%;工厂顶楼铺设了光伏面板,可基本满足园区70%所需用电。
![]()
工厂顶楼铺设光伏面板
◎ 最后,它们体现并决定工厂整体数字化的发展水平,并将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总控制室,一块巨大的面板展示了从工厂生产到园区安防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点位总数约2万个。
“整个全链路数据沉淀过后,根据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提升工艺、促进节能都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一砖一码可溯源。”一位厂区总控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道。
![]()
数智工厂控制中心

人如何为机器定规则?
这座工厂是由国内规模最大的瓷砖巨头马可波罗投巨资建立的数智工厂,目前代表瓷砖行业智能化工厂的最高水平。
厂长洪庆复衣着整洁,说话铿锵,有问必答,是一个十足的技术派。在与他的交流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在单条智能化生产线的人工成本降低70—80%的同时,产量同时提升了20—30%;
产品方面,窑炉烧成优等率从97.5%提升至99.8%;瓷砖平整度从不超过0.18毫米的国家标准提升至不超过0.1毫米。
这些成绩以及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潜力的关键是人如何为机器“立法”。
“智能化最终会走向哪一步呢?大量的人工转变为去维护智能化体系,并不断调试,制定一套令机器设备适应的流程标准,给机器‘立法’。”洪庆复说道。
也就是说,当传统工厂“人多机少”的人机关系向智能工厂“机多人少”的新人机关系转型,构建新型人机关系的水平直接决定工厂降本增效的能力。
马可波罗控股数智工厂很大程度提供了一种示范。
◎ 首先,智能工厂的人机关系应该是:人机协作、以人驭机,达到人机融合。
直观可见的是,智能工厂从更多依赖人转变为更多依赖机器。比如,洪庆复介绍,人工作的时候,往往动作会打折扣、不标准。比如,以前采用人工印花,每一片印花的深浅、每片之间,都容易存在差别。而智能化设备的动作往往是标准的,流程是完整的。
![]()
3D喷墨打印设备
它对环境安全与工作环境的改善是可观的,并且符合当下劳动力市场趋势:以前每个工序需要大量人工,对人依赖度高,而人又有疲惫、打盹的时候,往往会出一些安全事故,而设备安全隐患相对较为可控。如今,无论工作强度还是工作环境,对于工厂在职员工而言有明显改善。
“随着工业水平提高,人的影响会降低,所以要把人的工作强度往下降。”洪庆复说道。
但并不因此否定人的价值,人更需要发挥主动能动性,做机器的主人。
比如,设备二维码显示基本信息与保养情况,例如近期零部件更替情况;不少工序设计备用或缓存设备,作为交替或中转使用。例如智能储坯机可以提供一个半小时的中转停顿时间,从而实现“任意层优先出砖”以及为关联工序的维修、清洁争取更多时间。
值得强调的是,人不仅仅需要与机器紧密合作,更应该作为机器的监督者与引导者。“机器人测得到的数据点,我们会再做抽查对比,不是只靠它一个。”窑炉烧制工序的一位工人针对智能机器人巡检控温时对我们说道。
![]()
窑炉控制室
“现场还需要有一些人复查,而复查会决定工作质量。”洪庆复总结说道。
◎ 其次,智能工厂需要重组优化生产各要素,创新供应链。
优化生产设备。马可波罗引进了全球领先的意大利(SACMI)宽体超高速连续成型辊压机,在单点方面提升智能化水平。相较而言,普通压机尚存在精密度、厚薄尚不均,需停顿而无法连续辊压等弱项。
优化供应链。智能化调改意味着传统供应链必须同时调整,比如随着先进辊压机的迭代,适用于传统辊压机的用料配方体系已经过时,必须创新配方体系;釉料方面,也从外购为主改变为自产为主。

结语:
产业资本的加持与可期的未来
很大程度上,这座数智工厂是马可波罗多年来智能工厂建设历程的缩影和集中展示。
2017年4月,马可波罗在美国田纳西州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这座工厂在智能化生产水平、节能环保设施等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全面开启智能工厂建设历程,沉淀智能绿色资产。
2021年,江西丰城马可波罗岩板绿色智能工厂,采用全自动化、智能化的绿色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工序,成为央视网“大国智造 走进绿色企业”的代表案例。
马可波罗旗下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重庆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四个生产子公司,因其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及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均获国家级 “绿色工厂”。
基于智能工厂的建设,推动马可波罗在各个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产品上,马可波罗自主研发的曲面岩板拓宽了岩板在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荣获2024年iF设计奖;2025年,公司产品率先首批通过新国标陶瓷砖5A等级检测,品质达到国内最高标准,并入选工信部《2025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在企业效益上,与五年前相比,人均产出翻了一番,优品率达99.5%,年产能突破2亿平方米。
绿色发展方面,建成屋面光伏发电站规模近200MW,年发电量超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减少了约12.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就在10月,马可波罗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标志着这家建陶行业龙头正式迈入资本市场新阶段,这将推动马可波罗数智工厂进一步成为行业的标杆性实践样本。
![]()
马可波罗成功登陆深交所主板
这是新的发令枪与起跑线。马可波罗控股集团董事、制造中心总经理钟伟强说:“如果按照工业4.0的标准来衡量,我认为(数智工厂)大约在3.5左右,我们还在路上。”
回忆起数智工厂建造时期,洪庆复坦言“我是最担心的”,但当投产运作一段时间之后,“心里更有底了”。
当展望未来,“必须要靠我们上上下下全部动脑筋、动心思,把它落地好、运营好,把智能化的优势变成产品的优势,这是我们马可波罗的追求。”洪庆复铿锵有力地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