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丨
NO.1我国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
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方面披露,我国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截至2025年6月份,中国6G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约占40.3%,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
点评:我国正加速推进6G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布局,多家上市公司近日也频频表态已经切入关键技术领域,抢占下一代通信技术制高点。
NO.2京东仿人机器人及其类脑预测相关专利获授权
近日,郑州大学、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无接触穿戴式仿人机器人及其类脑预测控制方法”专利获授权。专利摘要显示,该发明包括身体装置、手部装置、腿部装置和控制台,身体装置包括上身体骨骼、视觉探测装置、手臂连接件、手臂电机、手臂同步带、腿部骨骼连接件、腿部连接件、腿部连接轴、上身体骨骼、超声波探测装置和腿部电机。本发明的机器人通过控制台结合类脑预测算法控制身体装置、手部装置和腿部装置工作,以完成高效的仿人运动控制;通过虚拟现实套装和传感器,实现外骨骼装甲的无接触操控与反馈力和助力的可控可调,实现操作者操控感受的虚拟现实化,使在虚拟现实中操控外骨骼装甲达到和现实中相同的效果。
点评:郑州大学与京东此项专利的获批,是科技大厂竞逐“具身智能”赛道的又一落子。当前,从腾讯等重金投入AI底层技术,到京东等发力智能机器人实体应用,大厂们正从软、硬两条路径向“具身智能”这一前沿领域汇聚。其战略逻辑在于,互联网的虚拟增长已近天花板,而能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具身智能,被视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和通用人工智能的载体。外骨骼医疗领域,因其明确的临床需求和付费能力,成为最佳切入场景。这场竞赛,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未来人机共生社会入口的卡位。
NO.3腾讯控股第三季资本开支付款200亿元 主要用于支持AI相关举措
腾讯控股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585亿元,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53亿元,部分被资本开支付款2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AI相关举措)、媒体内容付款49亿元及租赁负债付款19亿元所抵销。
点评:在互联网行业整体降本增效的背景下,腾讯仍保持超过35%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这种“高现金流+高研发投入”的组合,既保障了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又为AI等新兴业务筑牢资本根基。值得注意的是,200亿元AI相关投入已接近同期净利润的三成,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腾讯的现金流优势正转化为战略定力,其AI转型的成效将成为未来估值的重要锚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