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项目作为观赏性与激烈程度并存的一项比赛,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精彩上演,游泳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上海健儿矫健的身姿正闪耀碧波之上,11月11日,上海选手覃海洋在男子100米蛙泳比赛中以58秒98的成绩夺得金牌(相关链接)。
![]()
11月12日,上海选手唐钱婷在全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以1分05秒36的成绩摘得桂冠(相关链接)。
![]()
在比赛中欣赏蛙泳、自由泳、蝶泳、仰泳等形态各异的泳姿时,你一定想不到,在某些游泳比赛中,其实真的可以用几乎人人都会的“狗刨”!
这要从泳姿和奥运会的渊源说起。
泳姿的演化
——奥运会的追求
游泳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1896年首届奥运会中就已经被设立,而且从未被间断。从第一届奥运会的1姿3项,到巴黎奥运会的4姿35项,游泳比赛已经成为赛事中备受瞩目的大项,更是如今各国竞相角逐的代表项目之一。而泳姿的不断演化,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为追求更快速度而生。
古老的“青蛙泳”
蛙泳因模仿青蛙游水的动作而得名。其特点是依靠两臂对称向后划水,两腿分开作两膝较宽的蹬夹水动作。

蛙泳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泳姿,其余的泳姿可以说都是在蛙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号称“游速之王”——爬泳
爬泳,也就是现在的“自由泳”。由于运动员在水中成俯卧姿势,两腿上下交替打水,两臂轮流划水,其动作像爬行,因此人们称之为“爬泳”。

自设立游泳比赛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快的游进方式,以取代速度较慢的蛙泳。于是出现了侧泳(身体侧卧在水中,非竞技类泳姿,多用于水上救援),继而又出现了现在“大抡臂”式的爬泳。
爬泳翻个面——仰泳
通常的爬泳到了泳池边,需要转身调转方向,再继续游回去。但在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上,就有人爬泳到了泳池边,不转身,直接翻个面游回去,这一下可是节省了不少时间,开启了一种背面游过去,仰面再游回来的履带式游泳。

由于仰泳这种反向的爬泳和传统的爬泳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1904年的第三届奥运会上,仰泳就被单独列为了一个比赛项目,并一直延续至今。
蛙泳的变种——蝶泳
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蛙泳比赛中,有选手使用了一种创新的姿势,他的手不在胸口部位,而是上下交替划水,形似蝴蝶。这个灵机一动的姿势确实让蛙泳的划水效率变高了,速度也来得更快。所以在此后的比赛中,就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使用这种不像青蛙的姿势。

蝶泳姿势被发明后,也在不断被优化。初期的蝶泳,腿部仍然采用蛙泳的蹬夹动作,但速度仍然较慢,因此有人开始模仿海豚游泳时的搏浪击水动作,这一调整使游速变得更快。所以人们也把蝶泳称为“海豚泳”。
为了恢复蛙泳这一传统游姿,同时发展新式蝶泳,国际游联决定从1956年的奥运会开始将蝶、蛙泳分别列为独立的正式比赛项目,从此竞技游泳发展为现在所熟知的4种姿势。
爬泳的名称
—— “自由”的选择
其实在第一届奥运会上,自由泳项目并没有对游泳的姿势做出规定,所以差不多就是泳姿群星闪耀时,比赛中各种泳姿那是百花齐放,什么奇葩的姿势都有。所以说,实际上自由泳并没有所谓的标准姿势。
![]()
话句话说,自由泳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想怎么游就怎么游,并不规定具体的姿势。那为什么自由泳比赛大家又都采用爬泳姿势呢?
很简单,因为这种姿势游得最快。但如果仔细观察,还是会看到每个运动员的爬泳技术有着略微的差别。
游速的快慢
——力与频率均衡
游泳比赛,是一项竞速运动,所以我们总想游得更快。那要怎么力争“更快”呢?这简要来说,游泳速度的核心公式,就是
![]()
提升推进力、降低阻力、提升动作效率,自然游泳速度就快起来了。
这看起来是一句正确的无用话,但确实是为提升成绩指明了方向。推进力依赖抬高身体位置和力量输出,阻力受流线型姿势、波浪抑制和摩擦控制影响,动作效率由节奏性、划频划步适配性决定,这些都是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和游泳科技关注的重点。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技术共性在于“以最小能量消耗获取最大推进力”,这就需要科学训练与个体、技术优化的结合。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自由泳(爬泳)是最快的一种泳姿。主要因其技术特征完美契合流体力学原理:通过保持身体“高、平、稳”的流线型姿势显著降低形状阻力和波浪阻力,同时利用屈臂高肘曲线划水技术最大化推进效率;配合加速划水与鞭状动作的协调发力,确保阻力与速度平方成反比的物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
由此可知,更快的自由泳(爬泳)泳姿,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呈俯卧状,采用鱼的游水姿势以减小漩涡阻力,尤其是头部几乎与身体保持水平,并且尽量不动或少动。在转头呼吸时,头部要与躯干的长轴在一条直线上;上体也不要左右摆动或扭动。另外,两腿上下交替打水的动作不仅能起到维护身体平衡的作用,还会产生一种向前的巨大推动力,再加上两臂快速而有力的划水动作,因此游起来就特别快。
比赛的未来
——科技将会是“最强辅助”
最终一点展望,人类还有可能发明更快速的泳姿吗?也许可以,也许不能。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符合游泳快慢的一般规律。人体不能完成的,还可以借助科技。
美国著名游泳教练员鲍曼曾指出,现今泳池内的技术动作普遍较为稳定,顶尖游泳运动员在技术上的差别很小,在此种情况下,快速泳衣的使用就会对运动员名次起到决定性作用。
研究表明,快速泳衣需与穿着者、活动方式及运动环境形成动态适配,通过其织物特性与服装结构,帮助运动员在水中保持良好身体姿势并提高力量使用效益,提升游泳速度与技术动作效率,同时避免产生额外负面压力与不适感。
![]()
曾经辅助运动员铸就泳坛神话的鲨鱼皮泳衣
所以说,科技的发展,总能让运动员游得越来越快。而我们作为游泳爱好者,只要游得开心,身体健康,就已经实现了进入泳池的目的了。
![]()
当科技与体育组成cp,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上海科技馆”与“上海体育”联合推出“磕学全运”专栏,为你揭秘全运会背后的硬核科技与科学趣闻,一起“磕”点新知识吧!
文:郭玮宏
图:新华社、王佳斌、
britannica.com、ai生成
来源:上海科技馆
编辑:李纬、沈毓烨
审核:郭偲燕
点击上图小程序
领取“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
小体推荐
彰显上海城市精神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上海市代表团出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市政府召开上海市足球工作会议
周五开抢!第二轮“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观赛类)攻略来啦
明早8点!快来领新一轮“乐动上海”健身类体育消费券(附全市定点场馆名单)
快来加入“小体朋友圈”,发现身边的“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定点场馆,健身享优惠!
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2025年,跟着赛事游上海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
上观号作者:上海体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