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财政部在一天之内借下了近2万亿卢布(约合210亿美元),创下该国历史上最大单日债券借款纪录。此举被认为是为弥补因战争开支导致的巨大财政赤字。
![]()
据《莫斯科时报》(The Moscow Times)报道,11月12日当天,俄财政部举行了三场国债拍卖,总面值达1.86万亿卢布(约231亿美元),实际筹得1.75万亿卢布(约218亿美元)资金。
其中,大部分资金——约1.6万亿卢布(近200亿美元)——来自两种浮动利率国债(OFZ浮息债),主要由国有银行购买。另一部分约1520亿卢布(19亿美元)的资金,则来自2033年到期的固定利率债券。
![]()
俄罗斯政府财政吃紧,尤其在原材料出口收入锐减后,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0%。
更糟的是,10月份俄罗斯非能源类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4%。
俄财政部预计,今年全年赤字将达到5.7万亿卢布(约708亿美元),但分析师认为最终可能接近6万亿卢布(约746亿美元)。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
- 受到美国制裁后,俄罗斯石油出口价格暴跌;
- 西方港口对俄油折扣价高达每桶20美元;
- 战争消耗持续高企。
![]()
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已经飙升至GDP的8%。军工产业成为国内经济的“主引擎”,但这也挤压了民用经济的生存空间。
分析人士形容俄罗斯已陷入“军事化陷阱”——战争支出维持了工业产能,却破坏了经济平衡,让民营企业与消费产业陷入萎缩。
俄罗斯的国家债务预计将在年底突破32万亿卢布(约3400亿美元),占GDP约17.7%。
国库告急:福利基金缩水一半
战争初期,克里姆林宫曾大规模动用“国家福利基金”(NWF)来填补财政缺口。但如今该基金的流动资产已缩水2.5倍至仅500亿美元,为近17年来最低水平。
俄央行的外汇储备同样降至2008年以来的新低。
Gazprombank指出,今年俄罗斯几乎全部的财政赤字都是靠举债填补,这意味着“政府已失去了财政缓冲空间”。
背景:战争让俄罗斯经济重塑
俄乌战争已深刻改变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国防订单和军工生产推动了短期增长,但同时让国家的经济重心偏离民用产业。
换句话说,俄罗斯经济正在以“战争模式”运转:“军工厂不停运转,民营经济却被边缘化。”
分析人士警告,这种“以债务维稳”的模式可能短期有效,但长期将导致财政脆弱化、通胀上升与社会支出被进一步压缩。
一句话总结: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俄罗斯在一天之内借下了210亿美元——这笔巨债,不仅是战场上的代价,也是一场经济长期透支的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