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是我一辈子攒下的所有钱!”
2. 十年前,“e租宝”与“1040阳光工程”作为典型的投资骗局,仅凭一句“稳赚不赔、低门槛、高回报”的口号,就让无数家庭陷入绝境,亲人反目、生活破碎。
3. 而如今,一场规模更为惊人的金融诈骗再次席卷而来——涉及投资者高达200万人,诈骗资金高达129亿元。
4. 更令人震惊的是,主谋在卷款潜逃之际竟公然叫嚣:“我拿走的,是那些不配拥有这笔财富的人的钱!你们应当感谢我。”
5. 那么,这200万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踏入这场精心设计的陷阱的呢?
![]()
6. 初中学历的“金融天才”
7. 很难想象,这位被数百万投资人奉为“财富导师”的黄鑫,竟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8. 然而,此人确实具备极强的操控能力。尽管从未接受过正规职场训练,也未曾完成系统学业,他却敢于投身当时臭名昭著的“云联惠”传销网络,并从一名底层销售员迅速晋升为区域负责人。
![]()
9. 值得注意的是,该传销组织最终被证实骗取了超过500万名群众的信任,非法敛财达3300亿元。
10. 所幸警方及时收网,捣毁犯罪团伙,黄鑫也因此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依法逮捕并入狱服刑。
![]()
11. 按常理推断,经历牢狱之灾后应有所悔悟,但黄鑫不仅毫无反省之意,反而在监禁期间积极物色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12.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真找到了两名同样心怀不轨的囚犯,三人密谋策划,约定出狱后联手打造一个更大的“项目”,实现“财富自由”。
![]()
13. 出狱之后,那两位同伙早已在外等候多时。2021年,黄鑫一走出监狱大门,便直奔贵州,与二人共同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鑫慷嘉”的大数据科技服务公司。
14. 这家公司,正是后来导致200万个家庭陷入财务深渊的罪恶源头——“鑫慷嘉”投资平台。
15. 可问题是,这样一个由前科人员主导的空壳企业,究竟是如何赢得如此庞大人群信任的?
![]()
16. 包装一家“影子公司”
17. 表面上看,“鑫慷嘉”注册资本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看似实力雄厚,但实际上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能查到:该公司从未实缴出资,员工社保参保人数为零,完全是一家没有实际运营的虚假实体。
18. 换句话说,这根本就是一家彻头彻尾的“皮包公司”!
19. 但正是这家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的空壳机构,却成功骗走了130亿元巨款,成为整个骗局的核心载体。
![]()
20. 其之所以能够蒙蔽大众,关键在于黄鑫巧妙地盗用了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的品牌名义,对外宣称“鑫慷嘉”是其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官方授权分支机构。
21. 为了增强可信度,他还伪造了与中石油高层领导的合影照片,四处宣扬自己与央企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
22. 更荒唐的是,他直接从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位香港梁姓博士的照片,印制在个人名片上,对外自称为“华尔街归国金融专家”,谎称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投行背景。
![]()
23. 实际情况却是,他与中石油之间唯一一次交易记录,是在2019年向其某分公司出售了一套价值仅20万元的技术设备,连长期供应商都算不上,更谈不上所谓“战略协作”。
24. 可普通民众并不了解这些细节。再加上他们为了营造高端形象,在贵阳国际金融中心租赁整层写字楼作为办公场所,月租金高达40万元,用以展示“实力雄厚”的假象。
![]()
25. 在推广过程中,黄鑫承诺投资者每日可获得1%至2%的固定收益。举例来说,若投入10万元,每天即可获利1000至2000元,相当于许多上班族一个月的收入;一年下来,理论收益可达本金的3.6倍以上,年化收益率接近365%。
![]()
26. 更具迷惑性的是,平台初期对提现请求几乎秒到账,无论金额是5万还是10万,都能迅速完成转账,极大增强了用户信心。
27. 正是凭借这一策略,早期参与者纷纷成为平台的“义务宣传员”,主动拉拢亲朋好友加入投资行列,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无需额外广告投入便迅速扩张。
![]()
28. 为进一步加速资金募集速度,他们还设计了一套类似军队等级制度的“拉人头奖励机制”:推荐10人可晋升为“班长”并获取提成;发展50人不仅能拿到高额佣金,还能“免费领取一辆特斯拉”。
29. 但这辆车并非赠送,而是黄鑫以每日2800元的价格长期租赁而来,专供“业绩突出”的下线头目驾驶炫耀,借此吸引更多人参与拉新,层层传导诱惑。
![]()
30. 同时,针对不同群体,他们制定了差异化的洗脑话术:面向老年人,则打着“养老理财”旗号,赠送鸡蛋、面条等生活物资,声称“养老金翻倍不是梦”;针对全职宝妈,则鼓吹“在家带娃也能轻松月入过万”,制造“副业致富”幻想。
31. 正因如此精准的心理操控,他们在短短一个月内便吸纳资金超过26亿元。
32. 此外,所有投资均要求使用USDT(泰达币)进行交易,即投资者必须先将人民币兑换为虚拟货币才能入场。
![]()
33. 这样做的目的极为明确:规避银行系统的资金监管,利用“混币器”技术打散资金流向,再通过境外账户完成赃款转移与洗白操作。
34.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21年就已明令禁止虚拟货币相关金融活动,但平台客服总能编造各种理由说服用户继续投入,诸如“我们是合规试点项目”“国家正在支持数字资产创新”等。
35. 那么,这样一个伪装严密、运作高效的骗局,最终又是怎样败露的呢?
![]()
36. 骗局崩塌
37.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便可发现诸多预警信号。例如,天眼查曾三次公开披露“鑫慷嘉”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且在平台崩溃前夕,公司已悄悄提交注销申请,意图金蝉脱壳。
38. 更重要的是,2025年4月,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正式发布声明,澄清从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分支机构,也未与“鑫慷嘉”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关系,明确指出其盗用品牌名称的行为属于严重侵权。
![]()
39. 然而,面对这些铁证如山的信息,大多数投资者选择视而不见。巨大的短期收益让他们屏蔽了理性判断,宁愿相信这是竞争对手的抹黑或误传。
40. 直到2025年6月25日,部分用户尝试提现时发现App内的提现按钮已变灰无法操作,联系客服亦无人回应,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
41. 此时,黄鑫仍试图稳住局面,公开发表声明称:“因涉嫌偷税漏税,公司账户被临时冻结,只需每位用户缴纳10%的解冻税费,即可恢复提现功能。”
42. 让人唏嘘的是,仍有超过2000名投资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追加汇款,企图挽回损失,结果再次落入圈套。
43. 直至6月7日,整个“鑫慷嘉”App彻底无法访问,服务器关闭,网站跳转错误页面,受害者才意识到大势已去,陆续向公安机关报案。
![]()
44.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主犯黄鑫早已携带129亿元赃款潜逃出境。
45. 更棘手的是,由于他在实施诈骗期间已完成投资移民程序,获得了加勒比海岛国圣基茨和尼维斯的护照,享有全球160多个国家免签待遇,导致跨国追捕面临巨大法律障碍。
![]()
46. 尽管如此,执法部门仍成功抓获了其余37名核心骨干成员,并依法冻结涉案资金1.2亿元。
47. 根据受害人数核算,这笔资金将按比例分配给200万名受害人,平均每人仅能收回约60元。
![]()
48. 结语
49. 对于这200万个家庭而言,1.2亿元的追回金额无异于杯水车薪。调查显示,事件发生后,有34%的家庭因此破裂离婚,另有29%的受害者被确诊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心理健康遭受重创。
![]()
50. 虽然他们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真正的合法投资从不存在“稳赚不赔”的神话,越是承诺高回报、零风险的产品,越可能是通向毁灭的捷径。
51. 因此,在面对任何与金钱相关的决策时,请务必保持冷静、多方核实,切勿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
52. 信息来源:年化365%收益诱惑,鑫慷嘉崩盘前的掠夺 - 新浪财经
48小时卷走129亿元!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爆雷、人去楼空!有人血本无归……- 新浪财经
10月11日|防骗警示窗:鑫慷嘉“崩盘”,警惕虚拟货币 - 新浪财经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