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回头看2018年万科喊出的那句 “活下去”,估计没人觉得好笑了。
短短几年时间,高负债房企接连爆雷,房价持续调整,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慢慢发现王石早已看透了。
如今他又提到,2025-2027年房地产会出现关键拐点,而从2025年下半年的市场信号来看,这场重大转变似乎真的要来了。
王石的预判从来不是空穴来风,他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房地产不可能一直靠高杠杆、高周转赚快钱。
![]()
2018年他就拿数据说,1998年房改后商品房成交量从1.2 亿平方米涨到 2017年的13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从5平方米冲到40平方米,供需关系早晚会逆转。
当时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2%,部分房企负债率超80%,这种模式根本不可持续。
现在再看,2024年全国房企到期债务超5000 亿元,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万科因为早早降杠杆、控制拿地规模,即便2025年亏损扩大,也能靠深圳地铁150亿元贷款稳住局面,这恰恰印证了他的远见。
之前大家总说房住不炒,但政策到底怎么落地,现在越来越清晰。
一线城市不再一刀切限购,北京、上海、深圳都搞起了外环外不限购、非核心区放宽套数”的策略,既不搞大水漫灌,又能释放合理需求。
上海青浦区,社保没满1年的非户籍人才也能申请购房,既帮城市引了才,又激活了市场。
![]()
上海、深圳取消了房贷利率首套二套的区分,二套房也能享3.05%的低利率,北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到100万元,首付还降到30%,这些政策是真的能降低购房者的成本。
房地产正在从单一商品房转向商品房加保障房的双轨并行,深圳现在允许闲置商办用房改建保障房,还把审批权下放到区里,既增加了保障房供给,又消化了商业地产库存,一举两得。
商品房这边也在调整,上海、成都2025年9月新盘推盘量同比涨了20%以上,但高端改善房源占比冲到了60%,绿色建筑、智慧社区成了标配。
土地供应也在 “控增量、优化存量”,2025年全国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降了20%,二线城市降幅达30%,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下降,供需失衡的压力确实在缓解。
市场分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王石早就提到的强者恒强逻辑。
![]()
购房者的心态也变了,这一点从成交结构就能看出来,现在大家买房更看重总价,北京、杭州300万元以下低总价二手房成交占比分别达36%、55%,上海更是到了47%。
但高端市场也没降温,上海壹号院均价19.8万元 /㎡的房源开盘就 “日光”,说明预算充足的改善需求依然稳定。
而且大家不再只看户型大小,更在意实用率,北京现在新推出的项目带阳台、挑空设计,得房率能提升 10%,去化率就明显更高。
选房也更看重确定性,已落地的交通、学校、商业配套,比远期规划更有吸引力,靠近产业聚集区的房子也更受欢迎,比如北京海淀、上海张江周边的房源一直卖得不错。
王石之前说,房地产调整期需要3到5年,2025年到2027年可能出现拐点。
现在看,这个预判正在慢慢应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