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利用商场“新注册会员减免停车费”和“消费积分抵扣停车费”的促销政策,利用虚拟手机号码和先消费再退费的方式,大量注册新会员和赚取积分,继而在网上低价出售停车费“代缴服务”,以此赚取差价牟利,这样的生意赚钱虽快,却是违法勾当。近日,徐汇警方破获这样一起诈骗案件,抓获一个家族式团伙的5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50余万元。
今年7月,徐汇区某商场向斜土路派出所报案,称该商场于2月至6月间举办福利活动,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注册新会员后,即可领取三张1小时停车券及300积分,但是停车场的实际停车收入与会员增长量不成正比,情况十分反常,初步统计损失达数十万元。
警方查询商场会员系统后台数据,发现部分车辆绑定了多个虚拟号码,号码却无法拨通,后询问车主,均称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停车代缴服务。该商场的停车收费是10元/小时,网上挂出来的代缴收费则是2元/小时,出于省钱心态,一些车主经常在网络平台上购买该服务。
![]()
究竟是谁在暗中“薅羊毛”?徐汇分局网安支队、斜土路派出所民警通过对已有线索的梳理分析,逐步锁定了臧某及其妻子肖某、肖某的父亲和弟弟等人。在前期充分收集各种证据的基础上,专案组于8月中旬兵分两路上门开展抓捕,抓获臧某、肖某等5名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经审讯,臧某、肖某等人交代,臧某原先也是出于想低价停车需求,通过网上了解到一些不法渠道可以充值购买虚拟号码,该号码虽无法拨通,但可以接收验证码短信,使用该虚拟号码就能注册相关商场的新会员,并领取免费停车福利;同时,他又在部分商场中利用消费可换取积分机制,通过先消费后退款的方式免费领取停车积分。2024年3月,臧某和妻子肖某开始不满足于自己日常停车,而是在网络平台上出售商场停车代缴服务牟利,范围涉及全市各大商场。肖某还将此“赚钱之道”教给了自己的父亲肖某亮、弟弟肖某超和弟媳李某。
目前,犯罪嫌疑人肖某超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臧某、肖某等4人也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相关商场也在案发后对单一车牌和手机号码的绑定数量等进行了限制,堵上了会员注册的漏洞。
原标题:《家族式团伙“薅”商场停车“羊毛”牟利50万元,一家子全被抓了》
栏目编辑:顾莹颖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通讯员 马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