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天吃两顿饭和一天吃三顿饭,哪个更科学?有研究证实了

0
分享至



“爸,你为什么总说‘饿一饿、清清肠’才健康呢?你看看我,每天三顿饭,精神头多足啊!” 晚饭后的餐桌,65岁的李大爷和儿子小杨又为“吃几顿饭”争论了起来。

李大爷执意“少吃一顿,有益养生”,小杨却坚持“按时三餐,才是正道”。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前段时间单位体检,小杨发现自己的血脂偏高;再一看父亲,竟然各项指标比自己还漂亮。他们带着体检报告找了社区老王医生。

老王分析的理由,却让饭桌气氛陡然安静下来:“其实,一天吃两顿还是三顿,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要看时间安排与个人生活习惯。最重要的是,科学证据怎么说。”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关系着每个人每天的健康选择。你真的了解“一天吃两顿”和“三顿饭”的本质区别吗?一项覆盖逾10万人的大型队列研究,或许正好能给出答案。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第3个影响,你一定想不到。

吃几顿饭,真有能左右健康的大差别?带着疑问,咱们一起解开谜底。

在很多中老年朋友眼里,“少吃一顿,清清肠”是老底子常识,但在医学领域,其“科学性”并没有统一结论。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年公布一组研究数据:每天只吃两顿主餐,与每天按时三餐相比,长期看并不必然导致更低的体重、心血管风险也未必更小。

理由在于,真正影响健康的并不是进餐频次,而是每次进食的营养结构、总能量摄入以及时间规律性。



中华医学会营养分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三餐分布合理是国内大多数成年人的健康习惯,能够帮助维持血糖稳定,减少暴饮暴食发生概率。”

此外,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针对餐次频率的回顾性分析也显示:那些采用不吃早餐、只吃两餐的人群,早期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并不低,反倒部分随访样本出现了血糖波动、易疲劳等现象。

不过,并非没有例外。部分健康成年人、特殊工作群体(如夜班等)调整至每天两餐,只要保证总能量不超标、营养均衡,间隔时间合适,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规律,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医生常说:“身体是自己的实验室,但科学研究更能发现背后规律。”长期来看,两餐与三餐的差别,突出表现在血糖控制、胃肠健康、代谢效率等维度。

血糖波动幅度变化

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表明,定时三餐能够减少餐后血糖大幅波动,尤其对50岁以上人群,更利于维持全天血糖平稳。

三餐结构下,平均24小时血糖波动降低了14.2%(P<0.01),减少了因“隔顿”空腹暴食导致的胰岛素波动。



胃肠道负担不同

“三顿饭”有助于将一天所需营养更均匀分配,对肠胃功能减弱的中老年人更友好。而长期“两餐制”,部分人容易由于一顿进食量过大,加重肠胃压力,出现腹胀、嗳气。

根据协和医院消化科门诊的三年调研,在调查的1350名60岁以上老人里,坚持两餐的人,胃动力异常比例为27%,而三餐人群为17%。

基础代谢维持与健康影响

大基数营养学调查发现,“三餐制”能稳定昼夜节律,避免夜间饥饿导致的生理紊乱,有助于基础代谢长期维持。反观“两餐制”,如果下顿用餐过晚,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久之影响睡眠和免疫系统恢复。

这便是众多“以为自己省下了一顿饭更健康”的人,最后却发现睡不好、易感冒的原因。

针对“到底吃几顿”,权威专家一致建议:“方法上需因人而异,但有三项健康守则必须牢记。”

重视规律进食

不管两餐还是三餐,坚持规律并固定时间进食极重要。切忌早餐“拖、拉、跳”,晚餐不能临近睡觉,早午餐间隔时间要控制在4-6小时,晚餐避免太丰盛。



保障营养全面

每一餐需要包含优质蛋白、全谷物碳水、丰富蔬菜与适量脂肪。如果减少了进餐次数,更要注意能量和膳食纤维的合理补充,防止营养素缺乏。

关注身体反应并及时调整

如出现血糖突升、体重突然下降、饭后明显不适(如心慌、胃部负担重等),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营养门诊,由医生精细评估调整进食方式,切勿盲目效仿短期流行做法。

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关键:只要方式方法得当,无论两餐三餐,并无“绝对优劣”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个体差异和营养均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无奈6连败,NBA退步最快豪门!作为球队老大,是时候提离队申请了

无奈6连败,NBA退步最快豪门!作为球队老大,是时候提离队申请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14 00:46:06
深夜,美股普跌,中概股逆势爆发!

深夜,美股普跌,中概股逆势爆发!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3 23:40:54
全场动容!孙杨被取消资格后,观众齐声高喊的一幕让人破防

全场动容!孙杨被取消资格后,观众齐声高喊的一幕让人破防

小椰的奶奶
2025-11-13 09:39:47
何超琼陪外甥女领奖,6岁荷包蛋圆脸大眼很可爱,真像四太梁安琪

何超琼陪外甥女领奖,6岁荷包蛋圆脸大眼很可爱,真像四太梁安琪

丰谭笔录
2025-11-14 00:18:45
斯诺克赛事激烈,肖国栋止步三强,希金斯绝杀罗伯逊争夺四强席位

斯诺克赛事激烈,肖国栋止步三强,希金斯绝杀罗伯逊争夺四强席位

爱情的滋味我也想尝尝
2025-11-14 01:16:37
4899元,iPhone 17,价格真的太疯狂了!

4899元,iPhone 17,价格真的太疯狂了!

科技堡垒
2025-11-13 12:19:48
斯诺克最新战报!世界冠军被罚16分,肖国栋单局逆转,追到2-2!

斯诺克最新战报!世界冠军被罚16分,肖国栋单局逆转,追到2-2!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0:09:05
比尔报销,全网心疼哈登!36岁扛着快船,连续16年季后赛纪录悬了

比尔报销,全网心疼哈登!36岁扛着快船,连续16年季后赛纪录悬了

篮球小布丁
2025-11-14 04:20:09
俄罗斯 Su-30 战斗机在卡累利阿坠毁:机组人员遇难

俄罗斯 Su-30 战斗机在卡累利阿坠毁:机组人员遇难

桂系007
2025-11-14 04:16:08
澳洲杨兰兰是谁?五层“身份套娃”揭秘:她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澳洲杨兰兰是谁?五层“身份套娃”揭秘:她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麦大人
2025-08-18 18:02:38
紧急提醒!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东莞一学校通知停课!

紧急提醒!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东莞一学校通知停课!

东莞好生活
2025-11-13 22:30:31
女下属被踢出项目组一声不吭,回家睡醒后,女上司八千万后台崩盘

女下属被踢出项目组一声不吭,回家睡醒后,女上司八千万后台崩盘

晓艾故事汇
2025-11-09 17:15:59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墨兰史书
2025-11-13 02:20:03
电影《731》延长上映至12月17日

电影《731》延长上映至12月17日

界面新闻
2025-11-13 10:50:02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全运会“大湾鸡”癫狂到志愿者都摁不住,「广式玲娜贝儿」全国人一天不看都难受

全运会“大湾鸡”癫狂到志愿者都摁不住,「广式玲娜贝儿」全国人一天不看都难受

Vista氢商业
2025-11-13 16:21:01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重庆首金,张展硕第3金,山东和广东拉开距离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重庆首金,张展硕第3金,山东和广东拉开距离

第五才子
2025-11-13 23:37:26
和平小屋被破坏后续:收费确实违法,社区书记被撤,官方通报已发

和平小屋被破坏后续:收费确实违法,社区书记被撤,官方通报已发

阿纂看事
2025-11-13 22:34:12
欧洲对中国的傲慢已经深入骨髓

欧洲对中国的傲慢已经深入骨髓

星海情报局
2025-11-13 18:55:05
否认25名陆战队员投降!“匕首”精度太差,可怜乌军被造谣成舞男

否认25名陆战队员投降!“匕首”精度太差,可怜乌军被造谣成舞男

鹰眼Defence
2025-11-13 17:03:38
2025-11-14 05:08:49
风信子的花
风信子的花
四川妹子分享乐趣!
1233文章数 3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真是活该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