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放下傲慢,向中国市场学习”是本田需要学会的要点。
当中国车市新能源销量屡创新高之际,曾经的“合资巨头”本田却陷入了销量连续下滑的泥潭。
日前,本田发布2025年10月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销量,其终端汽车销量为5.98万辆,同比下滑20.6%。2025年1-10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52.7万辆,同比下滑20.5%。
![]()
具体到合资公司,分别为东风本田10月销售汽车2.9万辆,同比下滑42.5%;1-10月销量为25.7万辆,同比下滑24.7%;广汽本田10月销售汽车3.5万辆,同比下滑15.8%;1至10月销量为25.9万辆,同比下滑26.2%。
从燃油车的“绝对王者”到新能源转型的“落后生”,本田中国的困境,折射出合资品牌在时代变革中的典型挣扎。
燃油车失守与电动化折戟
作为本田在华的“双引擎”,东风本田与广汽本田的颓势已从“单点下滑”演变为“全面失守”。
东风本田的危机尤为触目:10月终端销量仅2.9万辆,同比暴跌42.5%,几乎较去年同期的50297台“腰斩”。曾经撑起品牌销量的“顶梁柱”——CR-V单月销量不足万台,思域(参数丨图片)更是同比锐减超60%。
![]()
另一边,广汽本田虽稍显缓和,却也难掩颓势,已连续8个月销量下滑。
燃油车的溃败,本质是市场格局的彻底重塑。近年来,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凭借混动技术与高性价比燃油车,快速蚕食10-20万主流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在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38%攀升至52%,而以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份额则从25%跌至18%。当自主车型的动力、配置、智能化全面反超,本田燃油车的“技术滤镜”逐渐碎裂。
燃油车的失守本可通过新能源转型弥补,但本田的电动化之路却堪称“灾难”。
今年3-4月,本田在华推出纯电品牌“烨”的首批车型——东风本田S7与广汽本田P7,试图以中型SUV打开市场。然而,两款车初始售价分别高达25.99万-30.99万元、19.99万-24.99万元,却未展现出与价格匹配的产品力:续航虚标、智能座舱卡顿、辅助驾驶功能落后,甚至被消费者调侃“不如同价位国产新势力的一半”。市场反馈冰冷:S7首月销量不足3000辆,P7更徘徊在2000辆上下,与比亚迪宋PLUS EV(月销超5万),甚至日产N7(月销近万辆)形成鲜明对比。
![]()
新能源转型的失利,让本田萌生了退意。近日,相关媒体报道称,因“烨”品牌首款车型市场反馈惨淡,本田已意识到后续纯电车型的价格竞争力不足,不得不调整战略:原定于2025年12月上市的旗舰纯电轿跑将推迟至2026年后,多款后续车型发售时间也将延期,调整周期或长达一年。这意味着,本田的电动化进程不仅未“提速”,反而被迫“踩刹车”。
更严峻的是,电动化的滞后已反噬全球业绩。本田上半财年(4-9月)营业利润4381亿日元(约202.5亿元),同比大降41%;预计全财年利润将暴跌54.7%至5500亿日元(约254亿元)。中国市场作为本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占比超30%),其低迷表现已成为拖累全球业绩的关键因素。
本田或许应该放下傲慢
当本田还在为“是否放下身段”犹豫时,同为合资阵营的上汽通用已探索出一条“中国式转型”路径。
与本田的“总部主导”模式不同,上汽通用选择“让中国团队做主”:从研发、定价到营销,中方团队拥有高度自主权。例如,其纯电品牌“奥特能”平台下的凯迪拉克LYRIQ、别克E5,均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针对中国消费者偏好优化了智能座舱、补能网络等功能;定价上更摒弃“外资溢价”,LYRIQ起售价29.97万元,E5则下探至18.99万元,精准覆盖消费者心理预期。
此外,上汽通用还祭出“一口价”策略,通过透明定价、终端优惠直达消费者,打破传统4S店“价格不透明”的痛点。尝到甜头的上汽通用更趁热打铁,推出新能源高端系列品牌“至境”,融合通用汽车全球技术与中国本土化需求,强调智能化、增程化及豪华体验,打开新的细分市场。
![]()
而这种“以中国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转型逻辑,恰恰是本田所欠缺的。正如行业分析师张燕所言:“本田仍用‘全球车型’的思维看待中国市场,却忽视了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性价比的高敏感度。当S7定价接近比亚迪唐EV,却连基础的智能驾驶都做不好,凭什么要求消费者买单?”
从连续十连降的销量,到推迟电动化战略的无奈,本田中国的困境本质是“传统优势失效+新优势未立”的双重危机。当燃油车市场被自主品牌挤压,电动化转型又因产品力不足、定价错位陷入停滞,其全球业绩与中国市场份额正面临“双杀”风险。
反观上汽通用等转型成功的合资品牌,其关键在于“放下姿态”——承认中国市场特殊性,将研发、定价、营销权限交给更懂消费者的中国团队,以“中国需求”定义产品,而非用“全球标准”强加市场。
对于本田而言,若继续沉迷于过去的“技术光环”,回避电动化的核心问题,推迟上市或许能暂时缓解压力,却无法扭转长期颓势。毕竟,在“快鱼吃慢鱼”的新能源赛道,犹豫的代价可能是被市场彻底淘汰。破局的关键,或许就藏在“放下傲慢,向中国市场学习”这八个字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