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SFI可持续金融学院)
本周焦点
当气候外交官与活动家齐聚贝伦参加COP30之际,资本与技术的流动速度已超越谈判进程。从圣保罗到瑞典再到新加坡,能源转型正在资本市场与施工场地真实上演。
长期以来,气候科技的叙事始终笼罩在硅谷与华盛顿的光环下。但这从来不是故事的全貌。特朗普2.0时代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我们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这场由资本、政策与创新重心转移所驱动的全球转型。
Sightline团队首次绘制全球气候科技全景图,不仅为了追踪美国联邦资金撤退后的格局变迁,更旨在聚焦全球范围的创新实践、项目落地及其推动因素(或阻力)。我们与汇丰银行联合发布60页数据驱动报告《气候科技的全球化浪潮》,深度解析资本流向、部署动因与区域竞争格局。
▎报告核心框架
![]()
报告聚焦关键区域:欧洲是美国在气候科技领域最强劲的竞争者,在多领域引领项目落地。但潜在领导者名单正在延长——我们选择印度、中东与北非、拉美和新加坡,因其过去几年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并获得相近投资规模。在项目部署分析中,我们选取具有多样化项目管线的行业:工业(氨、水泥)、能源(长时储能、核能)、碳管理(天然气+CCS)与交通(可持续航空燃料)。
中国是需要单独深入分析的巨象体系,我们即将发布针对中国在全球气候科技与转型经济中作用的专项研究。
▎核心发现
气候科技的规模化通过两种路径显现:VC彰显创新活力,项目体现落地能力。强劲的在建/运营项目管线标志着区域已突破基础设施、融资与审批瓶颈。Sightline提出驱动技术规模化的六大要素——技术、资金、需求、部署、参与主体与经济性,每项都依赖精准政策基础。
▎现状解读:
美国在VC领域保持领先,但欧洲正快速缩小差距(2023年融资137亿美元vs美国158亿美元),并在美国投资下滑时保持稳定
非美地区的巨额公共资金可能改变格局:欧洲投资银行1万亿欧元、印度20亿美元的氢能使命计划、新加坡39亿美元的未来能源基金、沙特5000亿美元的NEOM计划等等...
更快的审批流程、更低廉的原料成本与规模化潜力,正推动项目开发向欧洲与新兴市场转移
若追逐补贴应关注欧盟,但发展中经济体正凭借低成本资源争夺出口市场
▎未来趋势:
新兴市场展现出更优的成长管理能力:印度与拉美等地区在解决电网拥堵等瓶颈问题时,表现出比欧美更高效的决策速度
这些地区的气候目标同样雄心勃勃,若持续落实可能反超发达经济体
除减排外,拉美、中东与北非、印度和新加坡期待气候科技带来生活品质提升、韧性增强、循环经济与安全保障,这将重塑投资策略与部署路径
▎基石:Sightline研究体系
本报告融合经济数据、政策洞察与案例研究,依托Sightline独创的"就绪度曲线"评估框架——从技术、资金、需求、部署、参与主体与经济性六大维度,解析全球气候科技的规模化路径。其中,AI驱动的"信号"系统实时追踪能源与气候分类体系中的关键市场事件。
![]()
除需求与政策外,欧洲在所有维度超越美国(需求差距仅10%)。这个拥有完善政策支持与成熟风投生态的市场,正吸引全球投资者与项目开发者的目光。但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规模化潜力,报告将揭示各地如何构建资本流动、释放项目潜力与培育本土市场。
![]()
▎区域聚焦与全球尺度
尽管难有地区能匹美国的气候资本厚度,但欧洲正展现出竞争力。2023-24年全球VC融资下滑时,美国投资逆势增长2%,2025年预计再增16%,印证其资本深度与大体量投资偏好。许多初创企业将总部留美,却利用海外更低部署成本建设首台套项目。巨额交易继续支撑市场,主要轮次仍由美国机构主导,但交易数量已与欧洲接近。
在退出领域,印度正抢占焦点:2024-25年其IPO数量超过欧美总和,成熟的新能源与微出行企业成为主力。SPAC曾让美国短暂领先,但2021年后其热度衰退表明印度增长故事更值得关注。
![]()
报告仪表盘可视化区域投资、行业就绪度与1.5℃目标进展。政策与合作记分卡揭示增长机遇与竞争优势,展现"全球思考,本地行动"的实施路径。
▎区域项目部署对比
![]()
(SFI可持续金融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