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以来,我市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上新”的文化惠民举措,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乐享文化生活。
![]()
作为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家住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社区高台小区的燕雯雯,真切体会到了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带来的便利。
![]()
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
社区居民 燕雯雯:
这个公共文化空间,距离我家如果是步行的话,大概需要5分钟的距离,牵着他散散步,一会也就来到了这里。
![]()
在这里,燕雯雯陪着孩子阅读绘本和寓言故事,学习科普知识。参加围棋、书法等文化活动,同时自己也能挑选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
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
社区居民 燕雯雯:
陪他的时候我会自己挑两本书看一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充实一下自己。
![]()
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
社区居民 党兴华:
画画、唱歌、跳舞还有健身,我认为十里铺社区把这项活动开展得很好,我们也愿意参加。
![]()
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社区
党委副书记 刘钊:
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有效补齐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这些空间不仅是居民汲取知识的"充电站",更成为连接邻里情感、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平台。
![]()
这些暖心变化的背后,得益于我市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的扎实举措。“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及改扩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64处。这些遍布城乡的文化场所不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还通过常态化开展亲子阅读、文化讲座、艺术体验等多元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
金安区望城街道十里铺社区
党委副书记 刘钊:
截至目前,我们社区公共文化场所总接待人次较去年增长近3成,社区文化空间的参与度和使用率显著提升。同时,我们还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文化讲座、艺术体验、非遗等活动,让静态的资源活起来,让文化空间更好地融入市民日常。
![]()
从单一的阅读空间到多元的文化场所,从静态的资源供给到动态的亲身体验,我市正将文化惠民工程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精神福祉,绘就文化繁荣与民生幸福相交融的美好画卷。
来源:六安新闻联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