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民心桥》“建言‘十五五’ 凝聚新共识”活动,聚焦健全老年人运动健康管理体系,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推动医体融合,以科学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刻不容缓。如何健全老年人运动健康管理体系?怎样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由天津市政协提案委与天津新闻广播合作推出的《政协民心桥》2025特别策划:“建言‘十五五’ 凝聚新共识”——天津市政协会前集中调研征求市民意见建议活动对此进行了聚焦关注。
![]()
推动医体融合,
以科学运动干预慢病防治!
民盟天津市委会
建言老年人运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直辖市之一,老龄化进程起步早、速度快、程度深,呈现出典型的‘大城市老龄化’特征。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杨淑鑫表示,“民盟市委会持续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围绕加强老年人运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深入调研,这对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民盟调研组实地走访西青区张家窝镇社区服务中心、家兴里社区、近50家“医体融合运动干预慢病试点工作”申报单位等,并邀请专家座谈研讨。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民盟天津体育学院支部主委、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副院长王旭光教授表示,“不同医疗机构、健身场所及社区健康服务平台之间数据存在壁垒,‘运动处方师’人才缺口较大,‘非医疗门诊’服务覆盖面有限,健身与健康融合服务模式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老年人运动健康管理体系作用的发挥。”
为此,民盟天津市委会建议
一是构建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强化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整合老年人健康档案、运动数据、医疗记录等信息,实现医疗机构、健身场所及社区健康服务平台数据的有效对接与共享。
二是加快“运动处方师”专业人才培养与认证体系构建。构建涵盖医学、运动科学、营养学的课程体系,建立权威职业认证评价体系。
三是强化运动干预,拓宽“非医疗门诊”。支持社区医疗机构增设“运动非医疗门诊”;整合医疗、体育、康复等多领域资源,制定科学运动干预方案。
四是创新“体医养融合”模式,推动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系统、养老机构、社区合作,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将运动转诊纳入医疗保障体系,普惠广大老年群体。
来源:天津广播
信息来源:民盟天津市委会微信公众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