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AED设备,是守护生命的‘黄金钥匙’!”济源玉泉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樊利明的话语掷地有声。
心手相连,守护生命。11月13日,济源黄河医院向济渎路学校捐赠AED除颤仪的仪式隆重举行,双方共同见证了这一温暖时刻。AED的到来,为该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注入了硬核力量。
![]()
捐赠交接:传递生命守护的重量
仪式现场,黄河医院院长薛磊强将象征生命希望的AED设备郑重交予济渎路学校。双手交握的瞬间,传递的不仅是一台精密仪器,更是医者仁心的社会责任与对师生安全的深切关怀。
济渎路学校校长邓峰在致辞中表示,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线,心源性猝死等突发状况虽概率极低,但每一秒都关乎生命安危。“AED的到来,让我们能牢牢抓住急救‘黄金4分钟’,为师生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他为黄河医院的善举点赞,表示捐赠AED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教育课。
![]()
急救课堂:把“救命技能”教给每个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捐赠仪式后,黄河医院专家团队带来的急救科普成为全场焦点。医护人员手把手演示AED操作流程,从开机、贴电极片到心律分析、电击除颤,四步操作清晰易懂,打破了“专业设备难使用”的误区。
医护人员结合校园场景,详解心肺复苏(CPR)要点: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点为按压部位,速率需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培训还补充了应对足踝扭伤、煤气中毒的实用急救知识,通过真实案例向师生警示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对于足踝扭伤,要休息、冰敷缓解肿胀、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及时就医;对于煤气中毒,要“先脱离险境,再科学施救”,即关阀门、开窗通风,转移患者到室外空旷处,必要时心肺复苏,拨打120急救电话。
![]()
长效守护:让“敢救会救”成校园风尚
“设备要管好用好,技能要普及到位。”樊利明介绍,学校将制定AED设备管理制度,定期维护确保应急时“拿得出、用得上”,同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进全员急救技能培训,推动“人人懂急救、人人敢施救”成为校园新风尚。
济源黄河医院医务人员表示,医院将持续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定期科普、技能复训等形式,深化院校合作,让急救知识走进更多师生生活。
此次活动并非终点,而是院校共建平安校园的起点。随着AED设备的落地与急救知识的普及,一颗敬畏生命、乐于施救的种子已在校园扎根。正如仪式主题所昭示的,心手相连间,生命防线正不断筑牢。(供稿:阿济)
编审:吕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