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锂电联盟会长
![]()
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赛道上,储能领域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近期,内蒙古、山西、宁夏等多个地区接连发布重磅文件,封堵路条买卖的套利空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开发权益严禁转让。
这一纸禁令,如同一道坚固的闸门,将曾经通过“路条”获取丰厚收益的盈利模式彻底封死。“路条”,这个在过去储能项目开发中能带来巨大利润空间的“香饽饽”,如今已风光不再。
这一政策转向对快速扩张的独立储能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此前依赖项目转手获利的投资商面临重大调整。
10月18日,锂电池头部企业赣锋锂业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万鑫绿能,对旗下储能业务——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易储")进行股权调整。
![]()
根据公告,万鑫绿能将以6.64亿元交易对价,收购赣锋锂业及其他原股东持有的深圳易储44.2361%股权(对应注册资本2.86亿元)。其中,赣锋锂业持有的29.5355%股权作价4.43亿元完成转让。
交易完成后,万鑫绿能将以44.2361%的持股比例成为深圳易储第一大股东,赣锋锂业持股比例降至40.0399%退居第二,且公司相关人员不再持有深圳易储股份。更重要的是,深圳易储将不再纳入赣锋锂业合并报表范围。
本次交易前,赣锋锂业持有深圳易储69.5754%股权,其余部分股权为赣锋锂业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经评估,深圳易储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5.2亿元,最终确定本次收购深圳易储44.2361%股权的交易对价为66354.15万元。
![]()
![]()
公开信息显示,接盘方万鑫绿能成立于2025年9月29日(距本次交易仅约20天),注册资本4.01亿元。其背后股东包括国开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宿迁)、宿迁能投合盈信息咨询合伙企业(地方国资关联主体)及无锡新弦资本有限公司,实际具有国资委背景。
对于此次股权调整,赣锋锂业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举旨在"满足深圳易储资金需求,提升其经营实力",同时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助力公司完善锂生态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布局。
从财务角度看,深圳易储当前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2025年上半年虽实现营业收入9339.62万元、利润总额1.71亿元,但资产负债率已达55.49%,大规模储能项目投资带来的资金压力亟需通过融资缓解,引入战投正是关键举措。
![]()
深圳易储是赣锋锂业向储能下游应用端转型的核心抓手。2024年5月,赣锋锂业联合深圳基金出资6亿元成立该公司,仅一年多时间便快速扩张:
截至2025年7月,已累计签约15个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总容量4.75GW/15.3GWh,总投资超250亿元);若加上早期布局,其全国签约项目已超30个,总布局容量超18.1GWh,总投资超36亿元。
具体项目包括:河北威县、广东和平县、山西榆社县、江苏宿迁、云南曲靖、广东佛山等地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
以及2025年7月签约落户佛山三水区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含300MW/600MWh储能电站及配套设施)。
2025年9月,赣锋锂业还通过深圳易储新设7家子公司(合计注资超5.24亿元),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深圳易储董事长刘锐曾公开表示,2025年下半年目标为"签约30GWh、开工20GWh、并网10GWh",剑指"世界一流独立储能运营商"地位。
从业绩看,2025年上半年深圳易储虽盈利(利润1.71亿元),但高投入推升资产负债率至55.49%,资金需求迫切。
转型考量:平滑锂周期,布局储能生态
储能业务是赣锋锂业从传统锂产品供应商向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关键赛道。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毛利率11.1%;净利润(扣非)为亏损9.13亿元,同比扩大。但储能业务毛利率高于锂盐业务,成为业绩反转的重要支撑。
除电站投资外,其工商业储能业务在珠三角地区表现亮眼——2024年投运4824台储能柜,2025年目标至少1GWh。
此次剥离深圳易储控股权,或许是应对政策收紧的被动调整,也是聚焦核心资源、优化战略布局的主动选择。
通过引入具有国资背景的战投,赣锋锂业能够缓解子公司资金压力,也能为锂生态一体化布局保留了弹性空间,未来或以参股形式继续分享储能业务发展红利。
来源丨储能产业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