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阻断置换扩增技术提高传统Sanger测序灵敏性在检测与辅助诊断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中的应用
第一完成人:病理科 顾怡瑾
第二完成人:病理科 王朝夫 董磊
第三完成人:病理科 李医民
2024年冬,一位63岁的男性患者因不明原因的双下肢持续水肿,在外院未能获得明确诊断。瑞金医院血液科初步检查发现其血清中IgM异常升高,超声提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临床高度怀疑为血液系统肿瘤。在进一步的病理评估中,穿刺组织先经基因检测确认存在MYD88基因L265P突变,进一步采用阻断置换扩增改良的Sanger测序(BDA Sanger)检测,检出CXCR4基因S338X低频热点突变。后来经数字PCR法(dPCR)验证,该突变频率仅为0.46%。最终,借助MYD88基因与CXCR4基因的BDA Sanger检测结果,辅助明确了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的病理诊断,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属罕见病,其年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中3-4人。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象异常或血球蛋白增高,进一步患者会出现乏力、出血、视力模糊及手脚麻木等症状,均源于癌细胞在骨髓中的增殖和大量名为“IgM”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在血液中作祟。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有多种,IgM的个头最大,所以才有巨球蛋白的名称。WM的诊断需要结合血常规、血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活检以及基因检测等多项检查来综合判断,而MYD88和CXCR4基因就是WM诊疗过程中高度依赖的分子标志物。其中,MYD88基因L265P突变几乎见于95%以上的WM病例,而CXCR4基因突变则更为复杂——不仅存在多个热点(如S338X、R334X),且突变频率常低于10%,极易被常规方法漏检。传统Sanger测序法虽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但灵敏度通常仅限于15%–20%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如同在昏暗灯光下辨认细小字迹,稍有不慎便会遗漏关键信息。
数字PCR法或二代测序法虽灵敏度高,但要么受限于检测试剂不普及,要么因为费用高与检测流程复杂,难以广泛普及。面对这一临床痛点,瑞金医院病理科联合分子诊断团队,自主设计研发了针对CXCR4基因的阻断置换扩增(Blocker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BDA)技术,利用特异性阻断剂“屏蔽”野生型DNA序列扩增,使突变序列在PCR过程中获得优先放大,从而将检测灵敏度提升至0.2% ——相当于在一万个正常细胞中精准识别出二十个携带突变的“异类”。
此例患者的传统Sanger测序CXCR4基因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未能解释患者对BTK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的潜在原因。因此,瑞金医院病理科针对这一致病基因探索性的使用了这项创新技术:BDA Sanger检测。通过该方法,团队成功检出该患者的CXCR4 S338X位点是一个低频突变,经数字PCR法验证,低频突变的频率仅为0.46%。这一发现不仅补全了分子诊断拼图,更直接指导了后续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成为精准病理诊断的一次生动实践。
![]()
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对CXCR4基因多位点突变的同步检测,还能覆盖插入、缺失等复杂变异类型。在方法学验证中,其准确率达100%,对S338X和R334X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2%和0.4%。与传统Sanger平行对比,此项新技术阳性检出率提升15.7%,显著减少了假阴性风险。已有相当数量的标本利用该技术完成检测,大幅提升了WM及其他相关淋巴瘤的分子分型精度,同时将单样本检测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真正让精准诊断“飞入寻常医院”。相关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在2025年美国分子病理学会年会上引发国际同行关注,彰显中国病理人在前沿诊断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分子病理层面的突破,正与瑞金医院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整体战略布局深度协同。2025年,瑞金医院正式开源了临床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RuiPath,覆盖包括淋巴瘤在内的19种常见癌种,构建起从宏观组织形态到微观基因变异的全链条智能辅助诊断体系。如果说BDA-Sanger技术是在“显微镜下捕捉基因的低语”,那么RuiPath则是在“数字森林中自动标记每一棵异常之树”。医生如今可在RuiPath系统中一键调取AI预判的病灶区域、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等数十项结构化指标,再结合高敏分子检测结果,实现“形态+分子+临床”的三维整合诊断。这种“AI Copilot + 精准分子工具”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重塑现代病理科的工作范式。
![]()
作为国家病理质控中心的重要成员单位,瑞金医院病理科始终以解决临床真实问题为导向,既深耕分子诊断的技术细节,也拥抱AI赋能的系统变革。从一个低频CXCR4突变的精准捕获,到百万级数字切片训练出的通用病理大模型,瑞金正以扎实的科研转化能力,推动中国病理诊断从“经验主导”迈向“数据与智能驱动”的新纪元。未来,随着RuiPath多中心计划的推进和更多如BDA-Sanger这样的创新技术落地,优质病理资源将不再局限于顶尖三甲,而是通过标准化、智能化的路径,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这正是瑞金医者“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精神在数字时代的全新诠释。
(向上滑动查看)
![]()
![]()
供 稿丨病理科
编 辑丨温兆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