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久未露面的贾跃亭又火了,他在视频中称: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当年的乐视所向披靡!
![]()
如今,小米集团市值超过万亿港元,而乐视网早已退市,打了谁的脸?
乐视于2013年开始推出的智能电视,确实火了一阵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视频资源丰富,因为乐视本来就是视频网站;二是性价比高,要比同行便宜些。
2014年,乐视超级电视市场份额从1.8%飙升至7.73%,成为线上销量第一品牌,超过三星、夏普、索尼三大外资品牌线上份额总和 。
在硬件业务的助推下,乐视网当年营收暴增188.79%,达到68.19亿元,同时也带动股价大涨。
但乐视每台智能电视亏损440元,难道是在做慈善吗?
原来,会计出身的贾跃亭,运用一系列财技将亏损转移到上市公司体系外,以此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然后高位套现。
其中,用得最熟练的就是对子公司并表的调节。
上市公司作为母公司,对子公司是否并表取决于是否控股,通常以持股比例50%为界限:持股50%属于控股,需要并表;持股50%以下属于参股,不需要并表。
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1、虽然持股50%以上,但根据其他安排(投票权、协议等),大股东并不能实质性控制子公司,就不需要并表。如果这家子公司亏损,也不会减少上市公司当年利润。
2、虽然持股50%以下,但根据其他安排,大股东能够实质性控制子公司,就需要并表。如果这家子公司盈利,上市公司也会根据比例增加利润。例如子公司盈利1亿元,上市公司持股30%,就会增加3000万元利润。
对于乐视网来说,对盈利子公司就提高持股比例,甚至全资控股,尽可能将该子公司盈利全部并表;对亏损子公司就降低持股比例至50%以下,或者通过特殊安排造成“不实质控股”的假象。
乐视网之所以能够这么操作,是因为少数股东并非独立第三方,实控人都是贾跃亭家族。
通过以上方式,乐视网将利润留在体内,将亏损放在体外。
截至2016年,乐视网历年累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高达21.24亿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则是巨亏13.95亿元,而其历年总利润也不过74.74亿元。
后经证监会查实,乐视网2007~2016年连续十年财务造假,累计虚增净利润17.37亿元。
2014年起,贾跃亭和贾跃芳姐弟多次减持套现近140亿元。
为了平息市场质疑,两人承诺将无息借给上市公司73.78亿元,期限5或10年。
此外,贾跃亭还累计股权质押38笔,总金额超过311亿。
但他最多时借给乐视网只有25亿元,贾跃芳则是14亿元,两人合计最多借出39亿元。
2016年底,乐视资金链危机爆发,乐视网又将全部借款还给了贾跃亭姐弟。
老贾为什么要碰瓷小米呢?
2015年,爆发了小米乐视大战,双方在智能电视领域互怼,结下了梁子。
之后随着乐视的全面爆雷,两家公司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小米已经不再理睬对手,而出国后贾跃亭还是耿耿于怀。
![]()
例如2024年4月1日,他又拐弯抹角地暗讽对方。
对手早已不将你放在眼里,为什么还要碰瓷?
![]()
今天又碰瓷特斯拉了!
对于“老赖”贾跃亭来说,虽然通过破产和离婚洗掉了一部分债务,但内心还是恐惧的,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他左右横跳,口口声声称要继续造车来还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将自己过往的赖账行为“合理化”,来寻求内心的安全感。
其潜台词是:我不是故意赖账,只是时运不济,现在正在努力还钱。
然而,大家都知道你在演戏!
如果真有诚意,就把美国的大别墅卖了先还一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