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时刻来临
不少人体温上升
这一看:发烧了
流感来袭
咳嗽声也此起彼伏
却仍有人想“忍忍就能压下去”
结果忍出了肺炎
![]()
每年的11月12日
是“世界肺炎日”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陈雷副主任医师提醒
秋冬时节,除了流感
尤其要注意防范肺炎
肺炎家族两大主力:
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后,炎症向下蔓延导致的肺部炎症。病毒性肺炎起病时少有明显高热、剧烈咳嗽、咳脓痰的表现,但是经常伴随呼吸困难、胸闷、低氧血症等情况,且好发于存在免疫抑制因素的人群,如肿瘤放化疗,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激素的人群等。
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细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咳脓痰,多数由社区起病。
在治疗方面二者亦存在较大差别。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止咳、氧疗。部分病毒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用奥司他韦,新冠病毒用相应抗病毒药,抗生素治疗无效。细菌性肺炎治疗核心是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致病菌种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同时配合对症治疗。
![]()
专盯儿童的支原体肺炎
除了细菌、病毒外,还有一类介于二者之间的病原体-支原体,亦不容忽视。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儿童、青少年,起病慢,病程长,临床症状非常多样,其典型表现可以概括为“症状重,体征轻”,常见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
支原体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常见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对其无效,一般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极高,可以选择其他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但其余药物使用亦存在限制。建议尽早至医院就诊,咨询药物选择。
![]()
流感前脚来,
肺炎后脚就跟上?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亦称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痛、流涕、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流感常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
但感染流感后,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粘膜保护能力受损,此时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细菌性肺炎并发症。当出现高烧持续72小时不退、呼吸急促、指甲嘴唇发紫、突发意识模糊或剧烈胸痛时,应警惕合并肺炎的可能。对于65岁以上老人、小于5岁儿童、孕妇或产妇、慢性基础疾病人群尤为危险,需紧急前往医院就诊。
防范肺炎第一剑,
先斩流感
![]()
不得不说,流感和肺炎不是一种病,但不少肺炎都是由流感发展而来的,控制流感,自然能有效防范肺炎。陈雷建议:
1、接种疫苗
人群普遍对流感没有天然抵抗力,接种流感疫苗为最佳预防措施。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当前流感的主流毒株为甲型H3N2,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已覆盖该毒株。
2、做好自我防护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打喷嚏、咳嗽时捂住口鼻,人群密集场所做好通风,个人佩戴好口罩及勤洗手等。
3、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充足休息,适量运动,保持自身免疫力。
本文指导专家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雷 副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重症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重症创伤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重度哮喘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领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全科医学等临床相关研究20年。主持和参与省厅级项目4项,临床研究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等荣誉称号。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特别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危重症病人的诊治。
出诊时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 周二上午和周四下午
全科医学科门诊 周一下午
责任编辑:陈子滢、张婷婷
初审:张源泉、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吕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