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过半,期中阶段性测试已经结束。2025年11月10日上午9:00—11:00,北京市古城中学全体历史组老师围绕高三历史教学召开专题教研组会。为了做好2026年的高考备考工作,让后期的高三复习更上层楼,历史组特意邀请了北京一零一中学的资深历史教师孙淑松老师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远程参与,指导学校的高三历史复习备考。
线上指导:明确高考的“变”与“不变”
复习备战高考,首先要明确高考的备考方向,明确高考试题的“变”与“不变”。孙老师指出,高考中“变”的是新情境、新形式、新设问、新角度;“不变”的是要始终关注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理解、关注对历史基本能力与素养的考查、关注新课标新教材的精神与价值立意。
![]()
以点带面:全面剖析试题信息
高三毕业阶段必定存在大量试题。高三历史教学中不仅需要对试题的解析,更需要以点带面,通过抽丝剥茧般的试题分析,深度剖析试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价值立意、概念辨析,等各方面信息。孙老师以海淀期中试题的第8个选择题为例,进行了试题讲评。孙老师不仅逐一分析了各个选项涉及到的知识点,还提出了本题考查的核心概念“租佃制度”。强调了“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立意,对同学们作答中感到困惑的“中原地区”进行了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孙老师还进一步以详实资料呈现了租佃制在女真族的发展,并结合高中历史教材明确了知识点。
![]()
![]()
![]()
高阶指导:明确高三历史备考策略
针对很多高三同学对主观题感到迷惑、不知从何作答的状况,孙老师对主观试题的分析作答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通过细致分析可得分的解题思路、答题角度、可得分的语言表述,学生明确解题思路与答题规范。孙老师还明确提出了高三阶段的教学建议:强化概括能力训练,精准提炼材料信息;关注阶段特征的总结,杜绝知识性错误,避免空泛表述和脱离材料的默书;规范答题结构,避免形式性失分和重复作答。
![]()
![]()
本次历史组教研活动围绕高三历史教学与备战高考展开,借助海淀名校资深老师的高阶指导,老师们对高考变化趋势、复习备考策略等各方面都有了更清晰地认知。相信凭借特邀专家的助力与高三历史教师的全力以赴,优秀的毕业答卷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